标题 | 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范文 | 李凤丽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创新的逐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更加严苛的规定,学校与教师须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是以,分层教学法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大力推广应用,此外,想要最大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必须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分层教学的合理应用,改进传统教学不足,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364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差异化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等,实施有差异化的课堂教学,最终促使所有学生的发展。面对这一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以往“一刀切”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中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中得到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精准学生的分层指导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且保留着孩子爱玩的天性,精准地把握课堂中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然后开展针对性指导,帮助不同的学生解决学习难题,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应当细心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日常活动表现,分析不同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特点,然后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有备无患地开展分层教学。只有先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比较精准地进行分层指导,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数学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取得进步,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取得进步。 比如,小张同学的性格比较活泼,对于新的数学知识理解和接受起来比较快,并且能够将所学到的数学理论快速应用到解题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举一反三能力。但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上不够踏实,学会了知识之后就会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新学的知识几天之后就忘记了。并且在完成数学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粗心导致错误的现象,考试成绩欠佳。小晁同学性格比较安静,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在知识的应用上也需要教师进行点拨之后才能够明白,但是小晁同学能够经过自己反复地练习理解和记忆知识,并且在做题的时候仔细计算、悉心检查,考试成绩比较好。针对二人不同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和小张同学、小晁同学比较相似的同学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对于小张同学这一组加强知识的复习指导和练习督促,对于小晁同学这一组加强课堂讲解和习题点拨,从而有效地促进不同类型同学都能够取得进步。 二、落实学生的分层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当中,往往使用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和评价学生,这种方式和理念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每一个个体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数学基础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切忌以单一成绩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而是应当看到成绩优异学生的不足之处,看到成绩略差学生的闪光之处,以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为主导全面地评价学生,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能够以更好的态度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当中,取得很大的进步空间。 比如,小王同学在平时课堂上的表现比较好,在数学考试当中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在进行班级值日之时态度不够积极,值日的工作不到位,并且时常因为小王同学拖班级的后腿。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应当适当批评小王同学,让小王同学能够明白,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正是因为小王同学成绩优异,所以在值日工作中才更加应该成为同学们的榜样,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通过教师对于小王同学的批评指导,可以促进小王同学在学习进步的同时注重自己品德劳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小王同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反之亦然,如果班级当中成绩不够优秀,但是在品德和劳动等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同学,教师一定要加以肯定和表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细化学生的分层准则 教师在进行学生分层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并且采用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走访调查法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从而促进对于学生的分层更加科学准确。在进行精准分层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并结合学生最新的测试结果和课堂当中的表现加以考量。还应当注意的是,当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应当注重保密性,切忌公開学生分层的名单,尽量避免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产生龃龉和矛盾。这样既不会打击处在后进帮扶小组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不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培养。 比如,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悉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和性格特征,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不同的培养。例如教师选择使用小组探究的讲题模式进行学生互讲,当小组模式实行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通过问卷的方法来让学生回答问题,考察互讲小组有没有帮助学生解答难题。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部分学生能够在互讲小组当中取得不错的收获,而且能够在自己理解解题方法的同时帮助其他小组成员。但是部分学生还是比较习惯于教师讲题的模式,通过小组讲题无法弄清楚题目,给学习带来压力。针对问卷调查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类进行教学,对于适应小组讲题的同学可以安排课后自主答疑的任务,对于无法适应的同学在课上安排统一时间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与新课程改革下的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相适应,真正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因此,面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拉毛草.基于分层教学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205. [2]杨莹玲.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J].才智,2020(16):3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