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
范文

    孔德屏

    摘要:现代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教师要对该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转化,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39

    引言: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要探索出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教学环节,以少胜多

    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常常会呈现出这样的景观,例如结构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流于形式、花样多、实效少等,这无疑成为教学中的一大诟病。然而反观一些教育名家,他们的课堂却迥然不同,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只突出主要的步骤,并且具有很好的预见性,显得极其简洁实用,具有明显的实效性。

    在一堂课或者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科学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板块或者教学内容,这样做的最大优点在于精简了教学环节,有利于形成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积极探究的教学格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一位老师在《野草》一文的教学中,只安排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图片引入,激发兴趣;第二板块,聚焦种子的力量大;第三板块,聚焦“生命力”读出精神;第四板块,聚焦“感悟”情感升华。

    一节40分钟的课堂里,授课教师巧妙地设计安排每一个教学的环节,每一个教学板块的教学内容层次分明,层层深入,取得扎实有效的教学效果。并且,授课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的板块都预设了充足且恰当的教学时间,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当中,巧妙地根据课堂学生的不同学习反馈以及课堂上的学习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适时进行指导和点拨,让每一板块都成为灵动课堂的亮点。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小学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探知欲,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着眼点。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问题情境是新课改下非常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小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关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融入新授课的学习中。问题情境往往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者生活经验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思考性、趣味性的特点,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也能够避免因为平铺直叙引起学生的枯燥感。结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趣味性,用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其次,要注意问题的探索性,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再次,要注意问题的可接受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不要太难;最后,要注意问题的悬念性,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合理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较为普遍地进入小学课堂,相对于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方法,多媒体在呈现知识方面具体、直观、形象、生动,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丰富了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在设计多媒体内容方面,可以更契合学生的需求,更具灵活性,这会给学生鲜明、生动的视觉感受,使学生的兴趣度提升,进而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多媒体一定要遵循合理的原则,适时、适当、适度地使用多媒体,而不是过于依赖;在内容的设置上在精而不在多,注意应用资料的严谨性、准确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辅助教师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4坚守教师职责提高教学有效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放式的课堂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导向,但是教师的参与和组织也是必不可少的。相反,如果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课堂学生的对话交流不一定进展得顺利,学生的阅读思考不一定正确,不一定有深度、有广度。例如,有这么一位老师,他在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时,向学生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从落花生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班级上的学生们畅所欲言,每个人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从落花生身上看到了其独特的品质,立志于做一个有用的人,勇于帮助他人;有的学生则提出,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浪潮里,每个个体要善于展现自我,进行自我的推销,让更多的人看到你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像落花生那般默默无闻,这样可能很难实现自我的价值。……一番发言后,授课教师对于上述学生的各种观点都纷纷给予肯定和赞同。

    显而易见,每个学生对于课文文本所传递出的文化价值的感悟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有的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有的产生一定的误解。这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上来说,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都是学习过程必然的产物。因为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品质、理解能力、生活积累、文化环境等完全不一致。可是,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的评价却有失偏颇,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教师在学生教育学习道路上的引领作用。

    结论:总而言之,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的教育重视度也越来越高,要对小学语文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真正地凸显出课堂中学生的主體地位,实现小学生的全方面进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黄桂丹.唤醒主体意识 促进主动学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J].新课程,2021(05):173.

    [2]张淑玲.小学语文中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2):43-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