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全人发展
范文

    盛校珍

    【摘 要】 “全人发展”的理念贯彻在教学中,就是要求教育者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关注,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积累,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强弱,关注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养成,真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全人发展;终身发展;学困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01

    “全人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处于核心位置的理念性目标。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立足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学科中必然会形成一部分学习困难生。学困生在班内虽然是少数,但如果不正确对待将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已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1.确保学困生的参与权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与人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自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能力有差异,在合作学习中,优等生特别积极,特别张扬,大部分活动时间及活动内容被他们占领,学困生性格懦弱,不愿参与,往往只做观众。课堂教学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有一部分学生未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的局面,违背了“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宗旨。因此合作学习必须确保学困生的参与权,让他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

    首先,要激发学困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参与意识,活动时争取自愿结合的原则,把能合得来,无歧视对方的同学分成一组进行合作。学困生在组内没有了自卑感,随着活动的增多,他们会感到小组合作的快乐,有了愉快的心情,兴趣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参与意识也就浓厚了。

    其次让优等生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不管采取任何活动方式,能听、会听、是最根本的。合作学习时,优等生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处于合作学习的优势。有些优等生内心深处有一种对学困生看不起的因素,认为学困生的想法对他们帮助不大,说不说无所谓,干不干不碍事,只要自己会了,小组的任务就完成了。当学困生发言时,他们处于一种不耐烦的状态,及易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把想说的话又吞回肚里,从而失去锻炼的机会。

    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学会静心倾听别人的发言,给别人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明白,能说是一种才干,会听是一种美德,我们必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有了参与的兴趣,参与的意识也就增强了;自己发言有人喜欢听,自卑感也就消除了,心扉打开了,与同学合作学习中的甜头也就嘗到了,参与合作学习就不是一件难事。

    2.关注学困生的交流权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想交流、愿交流,和别人分享交流的快乐,从与人交流中获取知识,这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关注学困生的交流,让他们充分溶于交流活动之中,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学中必须抓住的一个重点。因此,做为教师必须关注学困生的交流权。

    交流对学困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他们的知识基础差,无话说;他们的表达能力差,怕交流;他们的自卑感强,怕被人笑话,不愿交流。为了帮助学困生克服这些不良的想法,每堂课教师尽量找一个话题让学生尝试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困生逐渐克服怕交流,不愿交流的想法。

    小组活动交流时教师必须关注学困生的发言,给每个学困生创造讲话的机会,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人一种想法,交流出来就是多种想法,每人一种做法,交流出来就是多种做法。注重交流是一本万利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3.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

    学困生往往缺乏的是自信心,他们认为自己不行,样样不如人,各种活动也不愿参加,把自己封闭起来,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是他们成长的基础,教师必须刻意去做。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少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启迪学生的智慧,养成良好的品格都离不开爱的土壤,爱是自信的源泉,因此,教师的爱,必须是无私的爱,无歧视的爱。关注学困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经常有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每次小组活动时,教师应尽量注意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搭配。组内分工力求做到合理,先让学困生承担一些简单的任务,使他们有能力完成此任务,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融入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员。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体验成功的机率越多,获得的成功感就越强,创造成功的积极性越高。作为教师必须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发现学困生的细微进步,经常赞美,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每次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所在的组,鼓励他们完成自己的任务。当发现他们有了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在班上表扬,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本着“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名优等生同等光荣”的理念,对学校教学中的学困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努力营造和谐课堂,不断提高学习困难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只有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就不再是困难了,“全人发展”也就落实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师教学技能》郭友,杨善禄,白蓝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师的力量》刘念,王敏主编.青岛出版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