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在多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范文 | 葛永霞 【摘要】要想令学生热爱阅读,必须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无穷的乐趣。我认为丰富的想象力是享受阅读乐趣的关键。阅读教学可以从养成良好的语感,积累丰富词汇,鼓励各抒己见,关注社会、人生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阅读 想象能力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01-01 作为在语文教育第一线工作的中学语文老师,我一直密切的关注,不停地思索,到底语文教学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了十多年母语后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鉴赏能力?也没有提高写作水平?就语文来说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阅读教学,一块习作教学。阅读教学是基础,是进行写作的前提,爱读书、善于读书、精于鉴赏是形成良好写作的先决条件。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并不爱读书,也不善读书,宁愿看舶来的漫画,也不肯欣赏四大名著,宁愿看庸俗的文化快餐,也不肯阅读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究其根源,剔除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素,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没有得到乐趣,体验不到阅读的快感,当然就不爱读了。 我们知道,“阅读是通过视觉认识书上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思想的程序”。阅读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阅读更是可以让我们在无限丰富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为己所用的精华,在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中寻一片歇脚的绿荫,也在世态炎凉觅一方永恒的精神家园。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十分重要。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吟咏诵读,养成良好语感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知力。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漸能驾驭语言文字。”夏口尊先生也说过“在语感敏锐得人心里,赤不但做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由此可知,一个有良好语感的阅读者不但能透过文字去感受作品的表层含意,而且还能从表层含义里体味作品的内蕴,力透纸背的感悟作品,与作者心灵互通。这种功利的培养恰恰需要充分的想象,需要带着想象的翅膀去吟咏诵读。 在语文学习中朗读、背诵应受到高度重视,真正回归语文学习的原始天地,让熟读成诵成为语文学习的主旋律。比如课本内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对联、诗句、格言警句或诗词,以及课文的精彩片段或全文必须反复诵读,熟记于心。“语文要念,数学要算”并非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应当饱含着真真切切的语文学习之道。阅读是将一连串的语言符号转换成特定意义和思想的思维过程。阅读就是实实在在地跟语言打交道。阅读中只有认真仔细地品味、体会,方知妙在何处。所以,一定要养成在阅读中品味揣摩。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吟诵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伴随想象活动,能使学生较快的掌握“美读”的要领。灵活运用语调的轻重缓急来展现作品,更难得的是,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熟读成诵就是反复多遍的读,展现一种过程,获得一种体验,进而自然产生结果——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朗读、背诵收到高度重视,真正回归语文学习。 二、大量阅读,积累丰富词汇 思维离不开语言,人的想象活动除了直观的形象之外,还要凭借语言进行构思。信手拈来的词汇,随心所欲的表达,可以令想象更具体、生动而丰富。故此,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课内文章之余,还要扩大课外阅读量,以阅读拓展视野,充实语言仓库。 弗·培根在《随笔录·论读书》中有一段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可知,语文学习是一个大熔炉,唯有博览群书才能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然而,现今社会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书籍,当然也包括网上的网络文学。层出不穷的读物不但混淆了学生的视线,也令他们手足无措。据许多学生反映,他们不知道读什么才好,不知道哪些是适合自己的和自己需要的。这样就要求语文老师独具慧眼,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和积累。教学实践中,我不主张学生看长篇巨著,因为他们学习任务繁重,时间有限。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阅读心理和时间实际,我建议他们多阅读名家书写性灵的精美散文,阅读深刻、犀利反映社会百态的短篇小说,多读多背唐诗宋词里的名章华句,还要求各人自备一个“集萃本”,专门记录搜集到的名人名言,精妙词句。阅读这些“美文”,时间长了,积累多了,学生的语言自然就丰富起来,想象力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鼓励创新,各抒己见 每一个阅读者都清楚,阅读中的想象出了在线文本文字运、生活场景等的推断,来考察读者对文本理解的是否全面、准确、和深刻。某种程度上讲,阅读中的这种想象,是一种带有限制的定向性想象,尽管如此,但他还应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 想象的世界神奇而变换,想象的空间广阔而辽远,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人生体验不同,认识层次不同都会引起想象的结果不同。想象之美在于他的灵动、飘逸和倏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根本不必强调学生对统一文字想象出相同的情景,对作品中被省略的故事设定一个相同的情节,对作者隐去的人物命运预测一个相同的结局。相反地,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鼓励他们不拘一格,勇于创新。 四、情趣高雅,关注社会,人生 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阅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项高雅情趣,它不仅能增长知识,还可以令春风得意者冷静清醒,让让失败者意者坚强,给年少者练达,与年老者超旷。凡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人,无不体会阅读之乐,深的月度之趣。与此同时,他们会更敏锐的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以纯美的注视关爱一切自然之美,以博大的胸怀去感悟人生百态,明是非,辨真伪,分邪恶,也只有达到这点,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价值。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能丢掉这个环节,在教会学生善读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善思,要他们通过文本阅读外延至现实生活,有文字想象的世界迁移到真实可感的社会、人生。阅读能搞指导生活,而真实多姿的社会,丰富缤纷的人生更能为阅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为阅读过程中想象能力的萌发厚植沃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