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彝族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范文

    黄芳燕 王飞

    【摘要】学习动机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也在三语学习中发挥作用,深入探究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无疑对少数民族英语教育有重大意义。心理学家Dornyei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三层说,即:语言层,学习者层和学习情境层。本文从他的理论出发,以彝族小学生为样本,调查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希望为激发少数民族的小学英语学习动机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09-02

    引言

    英语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早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动机”研究已显端倪,但主要于心理学领域。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学习动机理论也日趋形成并得到发展。20世纪50年代,Gardner和Lambert首先成为外语学习动机领域的先驱。二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了系统研究,编制了语言学习动机调查工具。包括:学生对语言学习及文化的态度、愿望和动机强度。随后的心理学家Dornyei在外语学习动机领域的研究也十分丰富。1994年,他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三层说。我国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始于1986年桂诗春教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剖析。此后英语学习动机理论在国内蓬勃发展,但多集中于汉族学生。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并不多见。在CNKI中搜索少数民族英语学习动机,最早于2004年张燚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动机调查》。对这些论文的查阅发现大多集中于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而对于中小学生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就彝族小学生为样本,通过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说探究其英语学习动机,从而为激发彝族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一、外语学习动机三层说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匈牙利心理学家Dornyei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三层说,即:语言层,学习者层和学习情境层,此框架既结合语言学知识也包含教育环境情感等作用因素。运用此框架来界定外语学习动机,一定程度上使得语言学习动机与教学情境得到有机结合。

    (一)语言层面

    Dornyei的语言层面主要从与语言(目的语)相关的一些因素(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来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比如说美国经济的发达使得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使得学习者为了能走向世界而学习英语。再比如法语的浪漫和优美,为了了解其文化,学习者选择学习法语。各种不同的因素使得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带有不同的目的,而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又与学习动机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Dornyei的语言层面主要关注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其中包含融合型动机子系统和工具型动机子系统。前者指学习者以融入被学习语言的环境和文化之中为目的对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后者指学习者视第二語言的实际目的为工具以此来应对教育、生活和工作上的需求。

    (二)学习者层面

    学习者层面主要考虑的是学习者本身的个体差异。其中个体差异主要包含的因素有个体的成就需要和自信心。成就需要就是指学习者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扬和崇敬,在语言学习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自信心则包含语言焦虑、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价、结果归因和自我效能等方面。

    (三)学习情境层面

    学习情境层面主要包含课程特定动机组件、教师特定动机组件和集体特定动机组件。课程特定动机组件与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学习任务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所选教材不仅要考虑学习者的群体差异,还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和要求。教师特定动机组件与教师的教学方法、言语行为和自身人格密切相关。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集体特定动机组件与学习者所在学习小组的集体动力有关。其中包含群体的目标定位、标准及奖励体系、群体凝聚力和班级目标结构(如合作、竞争或个人主义等情况)。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弄清彝族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特点,从而运用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说为激发彝族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四川省某两所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随机抽取200名彝族学生作为调查样本。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借鉴的是何清《楚雄农村地区彝族和汉族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比较研究》中的有关学习动机类型量表问卷。该问卷根据Dornyei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和模式制作而成,信度a>0.8。该问卷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最近一次英语成就),另一部分为动机类型(兴趣,学习条件,个人发展,动机行为,成就及外在需求)。此量表可分析学生的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成就型动机。

    (四)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5份问卷,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度为84.2%。

    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彝族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在于外部需求和学习条件,而外在需求是主力;对英语学习影响最小的是成就型动机;而兴趣、个人发展和动机行为居中。由此可以看出,彝族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特点以外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内、外部动机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内部动机。

    三、运用Dornyei的理论激发彝族小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为了激发彝族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就需得把他们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内因才是促进改变和发展的根本。由此,从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说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一)语言层面:开阔学生视野以改变学生以应试为目的的英语学习

    教师在课堂中不光只是讲解枯燥的知识,还得给学生讲些有趣的文化故事,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改变以应试这一单一目的为主的英语学习,把被动转化为主动。在现阶段的少数民族英语教育中,教师多以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校可以安排观看国外电影,讲解国外人文环境,同时不忘强调英语语言的更深层次的作用。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样学生就能有自己学习英语的明确目标。

    (二)学习者层面: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英语的迷雾中渐渐走出来,认识到自己也能学英语,并且能够学好。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多举办英语学习课外活动,比如:英语单词拼写大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发现学习者的天赋,从而加以鼓励和支持。当然,不仅仅是这些全校性活动,在课程当中,教师应从小小的提问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闪光点。在老师和学校的鼓励和认同中,学生能获得同伴的支持和认同。如此良性的循环能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潜力,从而将外在因素转化为内在动力,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学习情境层面:选择合适的教材,提升师资力量

    彝族小学生为三语学习者,不同于汉族学生,在选择英语教材上应体现学生的特殊性。因此在教材的编排和选择上,应与彝族文化贴近,适当加入具有彝族特色的内容。在选择了合适的英语教材后,在师资队伍上的建设也需加强。学校应多组织教师参与教学培训和调研,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多学新知识,对老师的喜爱和敬佩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四、结语

    经调查,彝族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特点在于外在动机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内在动机,成就型动机不足。要想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需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学校和教师应多适应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而学生自身也得配合学校和老师,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实现外在动机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何清.楚雄农村地区彝族和汉族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比较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6.

    [2]张燚,任晔,安胜昔,姜轶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动机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