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探究 |
范文 | 庆婷 【摘要】当前环境下,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零基础的,不像语文课一样有基础、易上手,而小学数学课程包含的范围也较为广泛,比如代数、几何、算术等等,而数学对于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要求也是极为重要,综上所述,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方式,设置教学环节都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88-01 在当前环境下,小学数学教育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性和学习兴趣,教师有义务想办法在固定时间内,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思维及逻辑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程当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迫在眉睫。 一、当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运行下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互动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体验与互动,注重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探索创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快速的学习到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备课方面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备课,方式固定,缺乏自我分析,极少会去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兴趣点所在,所以教师的备课缺乏灵动性,沒有自己的思考,这就容易造成小学数学教学方向不明确,缺乏亮点,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这种课堂教学也就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需要。 2.教师对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理解误区 很多教师,对于所谓的高效课堂教学自认为是教学进度的不断加快与灌输,灌输的内容多多益善,越多越好,而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才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路。而且当下,许多教师还是偏向于传统教学模式,觉得创新和探索十分耗费时间,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起不到实际作用,这种片面的认识,认识不到位也是非常致命的。 3.教学硬件条件方面的原因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很多学校都引进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电子白板、投影灯,让教师可以利用多方位教学模式来把知识点传送到课堂上去,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及主动性,但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及偏远的农村地区,很多学校都还缺乏相应的基础设备,所以他们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停留在笔、纸、黑板之间,教学互动也仅仅停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区域活动,没有情景教学,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开展。同样的道理,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硬件的支持,也需要环境的支持,环境的支持来源于班级规模,想要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顺利开展,就必须小规模教学,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很难做到小规模教学,因为这就意味着教学中需要的硬件、软件需求及教师数量的需求增大,开支也随之增大。班级规模过大,从而导致教师很难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现在很多重点小学班级规模都超过50人,这就导致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会大打折扣,这也是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 4.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很多小学生比较爱贪玩,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一直处在所谓的“我是为了老师而学习”、“我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当中,对于新知识也没有探知欲,而且对于很多新鲜事物,总是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一遇见困难就束手无策,或者像同伴和老师求助,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导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开展不顺利。 二、如何使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得以真正实行 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固有思维,如何让“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变为互动性教学,如何让“台上讲,台下听”转变为协作拓展,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如何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以下谈几点看法: 1.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 长久以来,学生对于数学课的印象都是枯燥无聊,单调乏味,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极少参与,学生只是负责被教学,被灌输的群体,而数学不比其他课程,不需要过多的死记硬背,需要的是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点,如果只是单向性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灵活性,做题目的时候只要题目变换形式,就不会做,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而如果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的互动,设置一些分组讨论与交流的环节,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把以往的直接提问,变换为让学生主动回答,比如教师按照传统方式会直接对学生讲“正方形四条边都是对等的,而长方形是对边相等,这两者不同之处在于长方形是长宽不同且长与宽平行相对”,而如果教师可以提问道“大家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呢?”,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也可以改善以往课堂沉闷的气氛了。 2.打造场景化教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远远超过教师的想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多元化教学工具,比如PPT、投影甚至区域活动,来设计一些场景,把知识点融入到里面,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数学的魅力,比如在学习速度与时间的概念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会在黑板上写出速度与时间的单位,如何换算,然后出一道题目让学生现场做,最后讲解。而现在可以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直接到操场上,用秒表与卷尺来测量,更加直观的感受知识点,学习知识点,也让学生可以脱离看似枯燥乏味的课堂,数学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然来源于生活,为什么不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来进行教学呢? 3.重视自我评价与反思 很多人会发现,数学题看似一个个表面只改动了几个字,但是解题思路会发生完全的变化,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错误辨析,经过反复的整理和辨析之后,学生才能真正的掌握解题思路,不会在同一个地方犯错两次。而且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进行题型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路,交换思路,让大家的思路都得到扩宽,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补齐自己的短板。 三、总结 以上提到的几点,对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都具有实际的操作可行性,坚持按照以上几点去做,相信可以对目前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爱霞.小学数学生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2). [2]宋育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当代教研论丛,2015,(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