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 |
范文 | 陈友慧 【摘 要】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要求教师要转换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关键词】数学教学;互动式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77-01 课堂中师生互动是我们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创造有生命课堂的主渠道,在实践中要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师生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转变教学模式,引入互动式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要通过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课堂教学转换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当下的教育要求,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建设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重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使用,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交流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想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创设有效互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此外,教师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情境,也能促使学生知识情感的内化,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老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教师呈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两个也许是锐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猜一猜”这样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还要说明理由。这一过程无疑是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特征的认识。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三、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去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提供师生互动的线索,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如在“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物品放到桌上,有粉笔、校牌、磁带盒等。然后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长度。学生开始自主操作,完成后对老师反馈:“你量的物品长是多少?”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量的是粉笔的长度,7厘米多2毫米。”“我量的是磁带盒的长度是11厘米。”我微笑着问:“你是怎样量的?”那个孩子回答道:“我把粉笔的一头对准0这点,再看另一头对在哪里就可以了。”我继续问:“你又是怎样看的?”学生说:“一个大格代表1厘米,一个小格是1毫米。这儿有7个大格,2个小格。”的学生鼓掌表示同意。接着是第二位同学展示,他量的是磁带盒的长度。我也同样引导他说明量的过程。在不少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交流讨论后有的说:“都是長度单位。”有的说:“一个厘米是有10个毫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借助投影演示介绍:“一大格是l厘米,一小格是l毫米。一大格里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厘米里有10个毫米。”本环节中,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展示学生经验认知水平的同时,已经切入到了对厘米与毫米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1厘米=10毫米的感知和认识过程。 四、关注下层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师生互动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心理不成熟,也是最为敏感的,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一节中,如果教师把握不好相应的程度的话,那么这个互动环节就是给好学生展现和炫耀个人能力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成绩和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难熬的。很容易让这些学生的自卑心理扎根心底。特别是数学这门理性思维的学科,好多的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由于生理的原因其思维偏向形象性,故此数学并不是很理想。可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自身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我们要不但要关注上层的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还更应该关注下层学生实时的心理动态,要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互动的环节中来。例如,在学习“长度的认识”中,由于一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在这节课的师生互动时,老师和学生用手比划毫米、厘米、分米、米时,由于自卑差等生并不参与其中,在这时候,教师就要关注他们,并且给予鼓励,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师生互动环节中,让这些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互动教学,需要教师营造适宜互动的时间与空间,提倡生生互动的学习模式,在互动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价值。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好准备,为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持久的学习动力提供保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