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音乐教科书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范文

    刘晓花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143-02

    音乐教科书是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音乐教学大纲要求,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及教学任务,针对各学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编选和组织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教学体系,它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考核音乐教育质量的依据。教科书更是许多有着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们,经过多次研讨、提炼编著的。它关注了学生德育与美育的培养;并具有科学性和极强的可操作性。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严格、有效地使用好教材。真正做到以教材为抓手,培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提升学生对是非善恶的审美标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行我县小学音乐教科书属湘教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发行,整个教材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中,主要进行某一种教学任务,完成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的音乐课。如合唱课五年级下册音乐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节以演唱为主的单一课,教材编排了简短的二声部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合唱技能;在第二个环节《听一听,唱一唱》中,意在训练学生的视唱练耳技能与声部融合时的听力。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合唱技能得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达到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其实这才是音乐教育的宗旨,唤醒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享受。另外欣赏课、器乐合奏课都是安排一个学习任务,或者说围绕一个学习内容,展开相关的技能训练等。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音乐课。如在一节课中将唱歌、器乐、演奏、欣赏及音乐常识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化学习内容和变化学习方式。我们所使用的湘教版音乐教材,从每一课内容的编写上看,高年级段大多数课型属于综合课,其中包括(演唱、听赏、练一练、演奏、歌表演、音乐知识、读谱唱歌)。例如同版本五年级下册的第3课,包括《吹起羌笛跳起锅庄》(演唱课),《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合奏)听赏课;《坐上火车去拉萨》歌表演;《吹竖笛》演奏四个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仅这一课,将学生的唱歌、听赏、律动、器乐技能都得到了训练,这样的设计很好的执行了《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要求。但从实际教学出发,一节课根本无法完成综合课所包括的教学内容,因此编者将综合课里涉及到的内容又分成了若干个单一课。

    通过近些年严格、合理地使用教科书,学生的综合技能有所提高。同时在大量的听课、评课中发现了更多教科书的精彩之处与同仁们分享:

    一、教科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从教科书整体看无论选曲还是练习,都选编了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歌曲。例如五年级下册第6课《卢沟谣》、《松花江上》、《长城谣》这三首歌曲都描述了祖国母亲在战乱中所经受的磨难,时刻提醒学生“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再如同册第1课《小鸟,小鸟》,通过歌唱优美的歌词,帮助学生不仅用语言记忆春天的美景,更是用旋律的起伏与肢体的律动来表现,小鸟飞翔时的特点和快乐。让学生意识到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应该保护它们,而不应该破坏生态环境,让小鸟无家可归。这也是激发学生环保意识的思想教育课,而在音乐课中却能做的“润物细无声。”

    二、关注了我国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

    根据义务教育的需要适当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选入大量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增加了学生了解和学习各民族文化的机会,促进民族大团结。如五年级下册《玛依拉》哈萨克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维吾尔族民歌;同时选入各地区民歌,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同版本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课《猜调》云南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重庆民歌;更有大量民族的传统曲种、戏曲音乐常识和选段,打通学生模仿传统文化的渠道,如戏曲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还将民族器乐纳入教材,如“吹竖笛”、小学高年级都涉及到的锣鼓打击课,让学生通过演奏实践,更好的感受和热爱音乐,以此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三、开启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欣赏

    教科书在每期编排中,都列入多首外国名曲的欣赏,以此拉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遨游在跨国度的音乐海洋里,通过聆听、感受、表现作品,达到能记忆片段音乐的目的,使学生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得到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如五年级上册《匈牙利舞曲》(勃拉姆斯),下册《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单从两部作品的作曲家来说,都是极有影响力的世界级音乐家。其中莫扎特三岁就能谱曲,被誉为“音乐神童”;勃拉姆斯与巴赫、贝多芬齐名,被列为“三B”之一。这样的编排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为学生开启了接触外国优秀作品的大门。

    四、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

    教科书每期的编排都注意到,教材进度与季节的联系。每年春季开学都会选编一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如同版本五年级下册《渴望春天》(莫扎特),《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使学生把语言里的春天,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春天;从静态的春天到动态的春天。在秋季开学又会选入一些赞美秋天丰收的歌曲,如同版本五年级下册《嗯嘿呀》,让学生体验劳动人民在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这样的编排不仅关注到了学科的融合性,而且让学生学音乐更加接地气;不光用音乐帮助学生记住季节的特点,还能使学生对于季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感触。

    音乐教学应该按照音乐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避免出现离开教科书“随意”进行音乐教学的情况。当然,更不能允许将内容不健康或不适合学生学习的歌曲、乐曲当做音乐教材进行教学。音乐教材的使用必须注意及时总结经验,防止使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音乐教学必须体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等的作用,由此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快乐的有感情地开演唱歌曲,生动的地表演歌曲内容。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动情地歌唱,动情地跳舞;让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更高,使每一个学生在音乐中绝对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爱上音乐,使音乐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鸡汤。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9: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