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人与酒文化
范文

    王思琦

    【摘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合体,一方面,酒是物质的饮料;另一方面,酒承载了中国人精神、心理的诉求。酒与中国古代的迁客骚人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诗词歌赋无不飘逸着酒的气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取了不少诗人的优秀作品,他们的作品中多带有或浓或淡的“酒气”,“酒气”中又有或悲或喜的情感。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 高中语文 诗人与酒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86-02

    一、一重一清一魏晋

    东汉至魏晋的二百年间,国家四分五裂,内忧外患接二连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文人又首当其冲,知识分子阶层受到政治上的迫害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儒学出现信任危机,魏晋文人为躲避祸端,多由以政治为重转变为不谈国事的无为之派,再加上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传入与普及,开始从老庄那里寻求精神寄托,他们或放任形骸,或纵情山水,或谈玄稱佛,或归隐山林。

    魏晋文学大致经历了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正始文学,西晋时期的太康诗坛,以及陶渊明以平淡自然之风开田园诗歌一派等阶段,他们的文学主张虽然不同,写作风格各异,但大多以“酒”为引,在“酒”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对酒觅贤才——曹操《短歌行》

    此时的曹操刚刚平定了北方的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又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准备消灭孙权集团,进而统一中国。是夜明月皎洁,于是摆酒设宴,横槊赋诗,创作《短歌行》。诗人运用独特的诗歌形式,唱出了一首荡气回肠的求贤之歌,用含蓄的语言,委婉地向天下宣传了自己建功立业的伟大政治抱负。

    全诗三十二句,分四节,语言用字简约,节奏单一,读来铿锵有力,透露着诗人的坚定意志和内外如一的质直性质。全诗以“忧”为线索,诗人在开篇便“对酒当歌”,发出了“人生几何”的慨叹,同时借“朝露”提醒人们人生短暂,暗示自己人才难寻、功业未成,面对人生之忧,酒便成了诗人触景生情的载体,借酒向天下昭示自己求尽天下贤士的决心。

    (二)归来酒中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的时代,习惯了乱世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思想更加明确,态度趋于成熟,通过儒家的修身之道达到了道家的思想境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以酒为伴,他将酒与诗更加密切地联系起来,又将酒和诗融入进生活,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人。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回归田园之初的一篇述志作品,既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以及对人生的思索,又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激动欣喜之情。《归去来兮辞》的语言朴实简洁,骈散结合,音韵和谐,回家时“僮仆欢迎,稚子侯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回家以后“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偶尔“怀良辰以孤往,或植仗而耘籽”,既有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又有躬耕田园的劳作之乐,怡然自得的心情溢于言表。

    曹操和陶渊明都是魏晋时期的代表诗人,两人所处的年代、地位的不同,使两首诗形成了一凝重一清新的艺术风格。曹操作为一个统治者,其感情是强烈的,他所期待的是一统天下,是成为天下的霸主;而陶渊明向往的则是自由的田园生活,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归去来兮辞》是典型的田园诗作,感情相对平和,更多地凸显陶渊明的安于自然的思想境界。

    二、一狂一静一大唐

    唐朝建自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加之国家政策开明,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安史之乱将各种社会矛盾充分展现在百姓面前,唐朝由盛转衰,国力下降,社会生活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无论是在繁荣时期还是处于衰亡阶段,唐朝都是诗酒结合的鼎盛时期,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提到“我曾经就杜甫现存的诗和文一千四百多首中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凡说到饮酒上来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作为一个对照,我也把李白的诗和文一千五十首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说到饮酒上来的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强。”此外李白和杜甫的师中还多次出现与酒有关的词,由此可见,饮酒诗在唐诗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一醉轻王侯——李白“力士脱靴”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浪漫洒脱,他嗜酒如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少年时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手中的剑,是别在他眼间的酒葫芦,走到哪里便喝到哪里,喝醉了就告诉好友“我醉欲眠卿且去”,杜甫更是在《饮中八仙歌》谈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种洒脱,何人能及?李白不仅爱喝酒,而且醉中能作诗,且诗中带有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量,余光中先生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向往功名,又傲视权贵。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白脱靴事》:“李白在翰林多沉饮,玄宗令撰乐词,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动,索笔一挥十数章,文不加点。后对御引足令高力士拖靴,上命小阉排出之。”“力士脱靴”从此传为一段佳话。李白的任性恣意、不畏权贵的精神也由此可见一斑。

    (二)醉翁之意不在酒——杜甫《登高》

    杜甫是唐朝另一位著名的诗人,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因此作品注重描写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的腐朽。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这位心系天下苍生的诗人,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酒,又一次谱写了唐朝诗酒文化的华丽篇章。他的诗少了一份狂妄,他的酒多了一丝家国情怀。

    安史之乱刚结束四年,军阀四起,此时杜甫流寓夔州,疾病缠身,一日登高远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师第一”的千古佳作《登高》。诗的前四句写了杜甫登台远眺所见之景,虚实结合,写出了三峡秋天的雄浑壮阔,而自己的心情又无限悲凉,颈联更是将景与情结合在一起,悲苦之情更加涌上心头,国家的苦难,人民的苦难,积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繁霜鬓”,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饮酒解忧,却因病戒酒,这种愁闷和忧伤,只能郁结在心头。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李白的诗展现的更多的是安史之乱前盛唐气势磅礴的盛大景象,李白的酒如他人一般,笑傲天下;杜甫的诗展现的则是中唐颠沛流离的沧桑现实,杜甫的酒也如他人一般,在乎苍生百姓间。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酒中向世人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酿成了许多醉人的诗篇。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也千古流芳,它将随着时间的陈酿醇香不改,愈加弥香。

    参考文献:

    [1]木空.中国人的酒文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

    [2]张芸芸.古诗中的“酒”意象与诗人情感的鉴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