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注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
范文 | 王秋月 【摘要】《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从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年龄特点和心里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拓学生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行为,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关键词】有效预习 培养习惯 把握方向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13-01 一、自主开发,培养预习习惯 预习,就像是准备外出旅游之前看导游图,要对即将游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数学预习就是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在没有老师指导的前提下学生独立进行学习。而教学生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必须对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指导新课的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预设。但预习的开展和习惯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孩子往往把预习当成简单的看数学书,并没有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识,预习流于形式。预习的方法没有掌握,兴趣也就没有完全形成。对于刚刚起步的一、二年级的孩子,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前5分钟一起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教给孩子预习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养成预习的能力和意识。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就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促进学生预习。 二、关注预习,把握思维方向 学生预习了,但是效果如何呢?我们通过前置作业就能看出学生的预习情况,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方向。例如在上《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时,我在班里做了前测,纸上印了一个没有画高的平行四边形,请学生想办法求出面积,并说说为什么,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很快测量出两条邻边的长度,然后相乘,理由是把平行四边形拉动成长方形,面积就等于长乘宽。有个别同学画出并测量了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用底乘高来计算,理由是在书上预习时看到这样的示意图。 从上面的测试过程和结果,暴露出了学生真实的思维情况,大部分学生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影响,而小部分学生已经自习或者经过预习知道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作为老师,如此的情况就能看出学生预习的情况,提前预设出我的上课方向。 三、改进策略,提高课堂实效 学生预习后,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我们的老师也无需再精心设计浪费时间在这些问题上了,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安排在模糊点或者困难处,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对学生有疑虑的地方,详尽的进行探讨、交流、体验、感知。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会养成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的良好习惯。教师点拨后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让学生体验预习成功的快乐。对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充分给予表扬。 预习是为了充分暴露出孩子们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的真实状态,准确抓住学生预习中的“疑点”,适时点拨并调整教学方案,找准教学起点,使教学架构于学生预习基础之上,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预习可能是粗浅的,已有的认知也可能是错误的,但这却是宝贵的习惯,因为他们已经在用自己的能力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既能让学生展现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又能起到学生自主动脑,探索新知识,慢慢的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教学的起点。 四、有效预习,提升教学策略 首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下面几种方法:一是看。边看边画,运用符号圈、点、画出主要内容、知识点、关键处。二是想。想想今天的新知识是什么,要用到以前的什么知识去解决。三是查。对有疑惑的地方,可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者温习有关旧知识,尽可能地解決,如果未能解决要在旁边做上标记,及时的问老师同学。四是思。预习时要多问为什么,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五是定。预习过后要明白自己会了哪些知识,什么地方自己还是不明白。明天的课要针对性地进行听讲。六是验。预习不但是看书,还有结合练习进行预习,这样才能检测出到底学会了多少,还有多少不足。 学习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预习的效果也就不一。但教师要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个别的帮扶,耐心、细心地加以引导。 其次,要活用教材。要以教材为预习的载体,可在教学中适当变换情景、数据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比如阅读发现法比较适用于数学概念课的预习,尝试模仿法比较适用于计算课的预习,操作探究法比较适用于空间与图形的预习,调查统计法比较适合统计与概率课的预习。当然,预习前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在课上用二三分钟检测一下学生的预习效果,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起点,提高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学生们只有在掌握好预习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我们老师通过预习可以看出学生的不足,加以辅导,争取孩子们的早日成长。 参考文献: [1]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张文科.学周刊.2015(22). [2]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殷莉莉.成功(教育).2012(11). [3]对小学数学课堂预习的叩问[J].荀步章.教学与管理.2011(26). [4]基于探究学习的数学预习研究[D].林永海.福建师范大学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