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倦怠与对策研究
范文

    陆嘉琪 吴恬烨 方梦佳

    【摘要】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倦怠较为明显,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以宿迁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计调查304人,研究大学英语学习的倦怠现象与学生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知不成熟等有关。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两项策略,即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培养对英语学习的认知的方式,以此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学习倦怠;对策

    【作者简介】陆嘉琪,吴恬烨,方梦佳,宿迁学院。

    倦怠(burnout)一词是由Freude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一个概念。Pines(1980)与 Meier(1985)将其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而产生精力耗竭,对课余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态度冷漠疏远,以及对学业持一种负面态度的现象,影响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笔者在阅读大量的研究论文的基础上,以宿迁学院的学生为目标群体,对英语学习倦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学习的倦怠现象

    当今社会,英语是世界上公认的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这也表示英语在国际交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学好英语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情。然而,笔者通过对宿迁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78%的学生认为他们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倦怠;仅有22%的学生认为它们不存在学习倦怠。可以看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倦怠现象较为严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成因及分析

    1.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经调查研究发现,在宿迁学院里,有40%的学生顺利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但仍有17%的学生没有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由此可见学生间的英语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的语法水平比较差,在使用句子时往往会造成语法上面的错误,例如,从句成份的缺失、动宾搭配不当、动词的缺失等问题。学生在英语口语这方面的发音不够标准,缺少在课堂上用英语发言的勇气。英语学习的基础差,在英语方面的不自信,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倦怠。

    2.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不成熟。学生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那些学生没有选择与英语有关的专业,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同时,学生认为他们所选的专业在毕业以后所找的工作无需用到英语,他们就不需要在英语学习上花太多的时间与努力。学生对英语学习认识的不透彻,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产生。

    三、缓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对策

    如何缓解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关键。因此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基础好的同学往往学习英语速度较好,基础差的同学则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倦怠。因而,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来调整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善于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多的理解并吸收所学的知识。同时,老师应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正面评价,以鼓励学生的方式为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改善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

    2.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倦怠源自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了解不透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反复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学习英语的意义,同时,可以适当引用古今中外的优秀事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英语课程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这一思想。我们要牢记思想意识是决定人为行动的最高指南,因此当学生真正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时,他才会在日常的学习中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英语知识、发现英语学习的奥妙。学校也可以适当邀请一些优秀毕业生或是在英语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通过开讲座这一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这一做法可以让学生很大程度上相信英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四、结语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法,发现大学英语学习的倦怠现象与学生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知不成熟等有关。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针对学生基础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重要性等方案。在学校、教师、学生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宿迁学院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倦怠现象会得到缓解,学生能够逐步的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J. & 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4.

    [2]Meier, S.F. & R.R. Schmeck. The Burned-out College Student: A Descriptive Profile[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1985.

    [3]Pines, A.&D.Kathy. Tedium in College[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eeting , Honolulu, Hawaii,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92210,198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