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
范文 | 赖雪珍 【摘 要】时下“洋节”炙热,传统节日式微。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不徒形式,已入肌骨。作为语文老师应当警醒起来,充分利用学校阵地,不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创新教育方式,发挥学科价值功能,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丰富学生的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覺。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26-0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的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时下“洋节”炙热,传统节日却日渐式微。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不徒形式,已入肌骨。近年来,国家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对一些节日实行了保护性措施,如从2007年开始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清晰地向我们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要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应当警醒起来,要充分利用学校阵地,不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创新教育方式,向我们的后代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珍惜这份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丰厚精神资源,并继承发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科价值功能,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丰富学生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教学实践中,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发掘课文内涵,拓展节日丰富知识 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个节日都有它的由来和传说,还有许多名人留下的轶闻趣事。教学中,老师适时地介绍有关节日的美丽佳话,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些传说和故事时,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便在悄悄地影响着他们。其次,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有关传统节日的文章,引导学生开掘其文化内蕴,让孩子们从文字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浓厚兴趣。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老舍作品《北京的春节》,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教学过程中,可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会文本内容的同时,着重地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以“春节”为主题,自己设计创办手抄报,拓展有关节日相关知识,记录自己的独特体会。老师可就手抄报版面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安排: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有趣内容进行编写。 (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节日集锦:收集、整理其它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传说、佳话。 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能了解到中国不同地域过春节的习俗和庆典方式,而且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中,能领悟到我国节日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人们对春节寄寓的美好愿望。 二、赏析古诗词意境,提升节日文化自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文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词脍炙人口,广为传颂。一首首诗词,异彩纷呈,璀璨夺目;一篇篇华章,精彩浪漫,雅俗共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课本所选录的经典诗词,从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情、审美意趣、语言文字等层面多维度理解,不断挖掘节日传统文化内涵,适时、有效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与此同时,要把传统节日与现代意识、学生情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熟知传统节日和民风民情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 如,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大节,过春节的习俗由来已久。宋朝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描绘出了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一的喜庆、热闹的场景,读罢此诗似乎让人听见了那或远或近、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闻到了浓烈的炮竹烟味,看到了鲜红的桃符对。又如,清明节。“清明”是本为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然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如今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描写清明节的情景,寄托诗人情感的作品也不少,唐朝诗人杜牧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形象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和行人急赶回家途中,对先人哀思肠断的悲苦之情。此外,还有《乞巧》、《寒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诗,或蕴育美丽传说,或传颂名人风骨,或寄托思亲之情。朗诵、赏析、熟背这些古诗,无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文化自觉。 三、开展趣味活动,体验节日文化魅力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能止于课堂,一定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传统节日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围绕不同的传统节日主题,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不断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入了解。例如,在重阳节可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设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等等,通过各种活动,学生不但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民族风情,而且能培育他们优良品格,积蓄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从传统节日切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教学中,通过开展丰富节日活动,不断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将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植根学生心灵,让他们真正从优良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这样,就能达到教育之目的,实现教育之愿望。 参考文献 [1]陈瑞珍.探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快乐阅读,2015,18:93-94. [2]杨海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04:24. [3]祁晶焱.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2015,04: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