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创、赛、研、学育人模式研究 |
范文 | 霍楷 丛琳 【摘 要】以创新为驱动,以竞赛为平台,以教研为理论依据的研究阵地,以教学为指导,构造创、赛、研、学教学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撑。创、赛、研、学育人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手段,改进教学体系,优化竞赛管理,扩充竞赛内容,提高竞赛参与度,最终实现以竞赛带动育人。 【关键词】创新;竞赛;教研;教学;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編号:1007-0125(2019)26-0177-01 一、创、赛、研、学教学模式 (一)创、赛、研、学关系分析 创新、竞赛、教研和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善而先进的教育体系。创新能力是设计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素养[1],优秀的设计作品往往是具有新颖的想法和思路的作品,是创新性思维的成果。设计竞赛旨在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设计竞赛中的优胜作品往往要求具有创意,吸引眼球,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技能的检验,也是对老师教学成果的考察。竞赛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创新能力是竞赛的必要能力和成果产出的保障,大力度地举办设计竞赛有助于不断改善学生的创新技能。教研是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目的是针对实际情况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如何将教学的效果最大化,达到学生与老师的共同进步,在设计竞赛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能够发现学生在实践活动[2]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参考进行教研活动,探索最适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在竞赛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 (二)创、赛、研、学教学体系简述 创、赛、研、学教学体系,是基于竞赛育人的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围绕创新驱动型设计竞赛开展教研与教学活动,竞赛为教研提供参考,其目的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老师在对竞赛成果的研究中总结和探索效果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学为设计竞赛提供理论和实践方法的指导,指导老师在竞赛的过程中同步了解参赛学生的进展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创、赛、研、学形成了一个闭环,以创新为驱动,以竞赛为平台,以教研为理论依据的研究阵地,以教学为指导,同步提升创新与实践技能,在创、赛、研、学育人模式下实现全面发展。 二、创、赛、研、学育人实践 (一)创新与竞赛育人流程 把创新驱动的设计竞赛作为育人模式的基础,大力宣传国内外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参赛,同时积极开展院校级别的竞赛,扩充竞赛内容,优化竞赛结构,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首先,以竞赛促进教学,竞赛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让导师通过竞赛成果看到教学上的优势与不足,将优势扩大的同时弥补不足之处,在日常教学之中将创新性和竞赛经验融入到理论知识教学之中,学生通过竞赛检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将竞赛成果转化为参赛经验,在不断的迭代中完善自我。其次,以竞赛促进教研,导师将学生参赛的成果转化为对自己教学的思考与总结,根据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所有步骤进行分析,改善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整理出一套新的教学理论以指导教学实践。最后,以竞赛促进创新,在完成竞赛作品的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竞赛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创新性思考,总结出自己的创新见解,并应用于下一轮的竞赛中。创新与竞赛育人在不断的迭代过程中首尾衔接,不断优化,达到最好的育人效果[2]。 (二)教研与教学育人成效 完善了创、赛、研、学教学体系框架,将教学和竞赛、创新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以竞赛作为教学的方向,以培养创新性作为教学的目标,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实现了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目标。在育人体系框架之下完善了竞赛的级别划分,整理了国内外的设计竞赛并进行优化分级,让学生能够有计划性地参与,更高效地完赛,取得更好的成果。完善了育人质量的评判标准,以竞赛成果为导向,根据竞赛获奖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学生参与人数与比例、学生重复参与人数等多重指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将竞赛流程规范化,以科学手段将教学目标、过程、模式、能力和成果实行量化管理,形成了竞赛育人的规范程序[3]。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创、赛、研、学教学体系,实现了创新、竞赛、教研和教学的高效结合,打造出了一个以创新推动竞赛,以竞赛引导教与学的育人模式。该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一流大学”学生的扎实理论基础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也充分发挥出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优势,为一流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方宝富.基于教学竞赛一体化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No.132(24):11-14. [2]彭斗.浅析设计竞赛对于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效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202-202. [3]霍楷.创新平台设计与育人模式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6(01):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