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研究
范文

    李晓乐

    【摘 要】鉴于现代岗位对高校人才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对学生的形体气质培养也展开了探究。由于师资和条件的局限,高校的形体课教学只能针对部分学生开展,但对学生的形体训练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具体到实践,高校对舞蹈形体课教学进行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对于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和价值。

    【关键词】高校;舞蹈;形体课;训练;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173-01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就目前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开展现状而言,依然存在一些显著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师资薄弱、形式简单、内容单一,难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层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引入了中国古典舞元素来完善形体课的教学内容,提升形体课教学效果。并对高校学生的舞蹈形体训练内容更新原因及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究,主要观点如下:

    一、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背景

    首先,高校学生形体课的基本训练内容和方式方法,大体上都是在借鉴舞蹈专业形体训练成熟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引入舞蹈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利用舞蹈学科教学的成熟、成功经验,从而强化形体课教学与训练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其次,高校形体课教学的基本训练体系是在吸收、借鉴芭蕾舞基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中国古典舞的基训又与芭蕾舞一脉相承。因此,在当前形体课教学及训练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古典舞的基训元素,不仅可以实现顺利的对接,而且可以衍生出一些具有民族审美风格的舞蹈动作,增强形体课教学及训练动作的韵律感和观赏性,从而克服形体课训练的枯燥,维持学生的兴趣。

    最后,现代舞和民族民间舞都不太适合舞蹈形体课的教学开展。现代舞虽然广受青年学生欢迎,但其动作幅度较大,节奏较为激烈,即兴感强,容易引发课堂训练的伤病,对于培养学生形体及礼仪来说,不如古典舞或民族舞更为直接;而民族民间舞有助于培养学生民族化的韵律感和民族性格的礼仪风貌,然而此类舞蹈的基本训练并非根植于芭蕾舞的基训体系,而是具有自身的训练语汇。从基训内容顺利对接的角度来说,选择中国古典舞为模板来更新形体课的教学内容要比选择民族民间舞更为合适一些。

    二、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策略

    (一)引入丰富的手舞动作

    在中国古典舞当中有一类特别的舞姿动作,那就是手舞,手舞对整体的舞姿动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综合来看,手舞是能够集中体现中国古典舞身法韵律的一类舞姿元素。目前,高校的形体课训练中,所教的基本手型是传统的“兰花掌”和“兰花指”。这两种手型虽然能够突显女性化的特征,但对于爱美的女学生来说,仅仅这两种手型还是不够的。因此,在训练中增入了翘三指、弯三指、拈花手等古典舞流派的手型,甚至是来源于京剧的舒瓣、茁芽、蝶态、滴露等戏曲手部舞姿动作。同时,还利用这些手型结合出上肢的盘手、云手等律动动作发展出“盘手荷花”“翘腕”“抖袖手”等优美的手舞训练动作供学生训练使用。

    实践证明,对于手舞的训练可谓“时间短,见效快”。所谓“时间短”是指手舞并不像舞蹈的身体中段、腿部动作那样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才能使基本的舞姿和动作规格定型;相反,手舞只需要短时间的训练就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说它“见效快”,是因为手舞的融入能比较迅速地突显形体课基本训练动作的美感,是符合我们民族形体审美习惯的美感。正因如此,增设多样化的手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于自身形体美的关注度,激发了她们对于自身形体美的欣赏与热爱,同时也就激发了她们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能動性。

    (二)融入古典舞的特有舞姿动作进行拓展训练

    以往的形体课训练,往往是针对某一部位肌肉能力展开的局域性、针对性的训练。这种针对性的训练,固然能够起到强化某一部位肌肉能力及柔韧素质的作用,但它往往忽略了动作的整体性,使训练动作丧失了总体性的美感。比如,手位的训练,从双手自然下垂的“一位”到双手平举与肩平的“二位”、双手向上伸直的三位以及双手向前平伸的四位。这样的手位练习就往往会使部分学生沦于简单的机械模仿,难以教会学生形体训练的“活”的灵魂,难以对改善学生的仪态、风貌和气质发挥出较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在手位练习中加入古典舞山膀、按掌、冲掌、顺风旗等动律元素,则可以让手位练习动作具备整体性的韵律感和美感,能够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自身动作的形体美感,进而主动地学习教材、搜集资料、自主创新动作花样去积极地展开训练,则能够有效地活化形体课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总体而言,随着高校对学生形体训练的重视度增强,以及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程度也会逐渐成熟。广大教学工作者要不断的积累经验,拓展实践,发挥高校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形体素质的训练,展现高校人才卓越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杨晓雨.高职舞蹈课中如何开展舞蹈形体的训练[J].戏剧之家,2019(20).

    [2]李利民.高校舞蹈形体课程人性化的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9(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