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
范文 | 刘和平 【摘 要】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视较缺乏,这对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带来不利影响。问题式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并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及效果。“问题教学法”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通过质疑、推理、实验、讨论等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此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22-01 問题是思维的发端,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活动。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推动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其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能够积极地对学生进行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进行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在自主独立探讨的过程中,其思维的活跃度很高。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对问题教学法进行展开?下面笔者给予详述。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剖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一种主体地位,不论是教学活动还是学习活动,教师几乎全部渗透其中。教师在课堂中具有绝对的发言的权利,而学生在课堂中则没有绝对的发言权,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是一种附属品,是知识的存储器。在这样的教学范围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都发挥得极其有限,这显然不利益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提供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分析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在问题的解决环节中,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如何将知识内化为实践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此外,学生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由于是自主探讨,他们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所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 1.针对性是设计教学问题的前提。 在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教师的对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高中化学教学法中,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注意几点。第一点: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不可为了新颖和有趣性,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教学内容的做法。第二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如果低于或者高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将无法被推动。第三点;在高中化学的问题的设计中,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让学生能够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如果问题缺乏层次性,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其难度会加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 2.关注学生的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围绕教师预设的问题展开思维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但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地锻炼,毕竟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重要。因为要发现问题,必须具备良好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够提出问题。故而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对教师问题的进行分析和解答之外,应该充分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给予充分地锻炼。 3.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实际。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除了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具备针对性外,还要求所涉及的问题必须符合叫徐的实际。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充分地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比如,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调动出学生的学习欲望,作为执教者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打火机的火苗一吹就灭,而火炉中的火苗则恰恰同打火机上的火苗有着相反的变化呢?”学生都有这些体验,但是在平时没有对其思考,经过教师的这一问题的设置,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欲望给调动出来,他们必然会带着这一问题展开深入地对“氧气与二氧化碳”这一知识的学习。 4.积极创设情境进行问题教学。 问题是思维的发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活动,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必然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其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提高问题教学法的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要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得到实践锻炼,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记忆,达到问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比如在进行“碘提取”一节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做:教师准备好海带,在课堂上教师把海带进行分发,给学生交代清楚试验的具体的目的与步骤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操作。在试验过程中,指教学生做好每一步,如如何灼烧和如何冷却,以及如何震荡、以及如何静止,保证学生间给每一步严格做到位,最后便是对试验进行总结。在总结阶段对于学生还没有理解认识到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对其做好充分地补充。学生在这种实际的试验体验中,进而理解和掌握所需的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其中针对性是设计教学问题的前提,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实际,以及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充分地关注,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梓生,吴菊华.高中必修化学“离子方程式”教学:现状、策略与案例分析[J].化学教学,2017(08). [2]陈玉艳,刘剑.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7(09). [3]刘琳琳,杨天林.HPS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导入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6(28). [4]孟凡含.高中化学问题教学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0(11). [5]吴小霞.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对策[J].教育革新,2016(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