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打造高效课堂 |
范文 | 李新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63-01 我校在示范课讲课活动中,各学科带头人采用学案授课,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在学案设计上,分步实施,层层推进,学生根据学案进行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案授课,突出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再通过交流展示环节,师生之间质疑释疑,探究交流,再通过当堂训练,巩固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学案教学对打造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学案,学生能迅速掌握基本知识,老师则利用大多数时间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机。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案教学实践,谈一下学案教学对于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些认识。 一、学案教学的目的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多年来,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听、記,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在新时代要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就是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自主发展。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从传统的以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探究问题。 2.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学案中设置的“学习目标”、“巩固练习”,教给学生如何学习,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而“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会了合作。 3.师生转换角色。 新时代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转变角色。 学案教学把教师研究如何“教”转变到研究学生如何“学”,师生角色发生变化。在编写“学案”过程中教师围绕学生设计各个学习环节,搭建学生学习舞台,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如何设计“学案” 1.明确目标,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目标应在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德育目标需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知识体系包括课时、单元和专题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2.突出重、难点。 知识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疑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最佳切入点。“学案”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动脑分析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师生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解决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提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路标。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拓展知识。拓展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层次性,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4.当堂强化,巩固知识。 通过当堂训练,强化课堂知识,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运用学案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教师依案引导,学生有序而学,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人认为,备好“学案”、备好学生是实施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打造高效课题的重要途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