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强化学校管理 促进学校发展
范文

    杨绍省

    【摘 要】学校管理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当今社会,随着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对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学校管理成为了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如何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紧抓教学质量,是我们目前应该研究的课题。中学的管理,以“以人为本”的管理观为基础、依法治校、完善管理机制,从而实现科学的、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并逐渐由科学规范转变为精细化,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提升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本文通过当前社会教育界的现状对加强小学学校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92-01

    教育变革中校长应具备的领导力,就是校长作为教育变革主体的客观需要,也是回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校长应在积极适应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引领推动教育改革,以学校改革发展的示范作用和示范性成果,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对时代的进步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一、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

    1.小学管理能力落后。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進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2.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一个方面,师资力量是教育的保障,是教育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

    在对学校进行管理时,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把建设一支有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特别是经济、教育不发达的地区,小学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会对当地的小学教育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不断对师资力量进行建设,才能保障学校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

    二、强化学校管理的措施

    1.加大力度建设师资力量。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其教学素质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提升老师的综合教学素质是中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措施。随着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许多小学开始采取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增加知识储备。学校可以因此采取多种方法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可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队伍来我校进行培训,教师定期接受培训有助于尽快提升多媒体使用能力,将先进的操作技术和操作方法传授给学生,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二,可组织我校教师对先进学校进行参观,教师分批次的参观学习,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第三,完善教师的备课制度,组织教师不定期的备课汇报,组织青年教师听取优秀示范课学习优秀教师的能力和技术,通过学习和交流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小学学校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同时提升学校管理能力。

    2.以人为本、创新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出发点。新课程目标要求由学科知识为主向学生发展为主转变,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样有利于各个学生能够全面地、和谐地、充分地、持续地发展。新课程各个方面的变化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这就对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求,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和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新课程中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在学校管理的基础上,由集中管理变为宽松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对教师创新性利用,从而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校园教学环境。

    三、加强管理能力,完善管理制度

    1.加强制度管理和依法管理。

    学校应认真贯彻学习《中小学规范管理》的精神内涵,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同学科学管理与制度创新,吸纳各方的建议和意见,对学校进行统筹规划,整合学校资源,促进学校管理能力的提升。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摒弃传统的管理体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状况的评估标准,在提高教师与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中加强急迫感,促进管理制度中内涵的提升。

    四、创新沟通制度

    1.注重学校各方的信息交流。

    学校之所以能够发展,其根本动力是学校教师群体。因此,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对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加强双向沟通。

    直接传递有助于快速反馈,优化层级结构,加大学校内部各个层级之间的交流空间,有助于加强双向沟通和交流。

    3.营造民主沟通氛围。

    学校应注重运用沟通技巧,鼓励通过换位思考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鼓励教职工和管理者之间经常性沟通交流。

    4.突出人员主体意识。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创建“自我实现”的文化氛围和参与管理的“自我改善”机制,这就是要引导员工要为企业着想、负责,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形成企业、员工互动共赢、共同发展的价值观。树立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依赖,岗位是员工进步的基石,员工要把企业的目标变为个人的追求。让员工以主体的身份在企业中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五、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中小学校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的匮乏,更应该健全内部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制度,便会导致师生的流失,对教学工作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学校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结束语

    学校管理要努力去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依靠员工,尊重员工,统筹规划,最大程度集中广大后勤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激励他们不断开拓进取,全面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在面对强化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发展的任务中,学校不应该存在侥幸心理,要勇于面对学校当前各个方面存在的弊端,正视学校的不足之处,例如师资力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缺失,认真分析,主动应对,学校各个阶层应该戮力同心,加强合作,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倩.城市化进程中武汉市花山中学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李少华.略论小学学校管理的内涵及建设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