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家庭阅读教育对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作用
范文

    谢雨君

    【摘 要】信息化时代,科技的进步打破了中小学生传统的知识接受模式,使中小学生与纸质阅读渐行渐远,阅读质量下降,美德教育缺乏。而家庭阅读教育往往在孩子的阅读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家庭阅读教育的角度来探索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方法。

    【關键词】生活化;兴趣;习惯;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89-02

    回溯历史,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等故事中主人公的苦读精神打动了数代人,他们正是阅读成长中破茧而出的形象。反观今日,在物质资源越加充沛的社会里,中小学生整体的阅读状况并不乐观。研究表明,“中小学生普遍喜欢阅读,但是阅读的时间较少,种类简单,阅读面窄”。[1]同时,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偏颇,他们认为学生入学以后,教育者的角色应更多地由学校和老师来扮演,家庭阅读教育由此缺失。但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安排的课程里分配给阅读教育的极其有限,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以传授阅读方法技巧为主。对学生理应接受的阅读量来说,学校里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渐渐地,孩子们的审美世界里难寻书籍魅影,互联网上图像化、碎片化的电子读物取而代之,“大量具备草根性的网络内容开始泛滥,人们的阅读开始变得肤浅和浮躁,不再有耐心去一页一页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读完。”[2]

    实事上,在孩子学习为人处世或积累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第一位老师是父母。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需要改变,而家庭阅读教育,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家庭阅读教育该如何助力孩子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是使阅读生活化,第二是培养独立的审美观。

    一、阅读生活化

    “语文阅读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或者课堂中,需要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主动阅读书籍。”[3]让阅读达到生活化,使阅读成为一种常态,才能真正实现孩子的阅读成长。

    阅读生活化的第一步是提高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比外在的诱导条件,例如“读书能扩宽知识面、多读书才会写作文、如果学生阅读就可以获得家长的物质奖励”等,阅读兴趣发自学生内心,这种心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是阅读的最佳动机。因此,家庭阅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根本。另外,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天生的,需要家长在家庭阅读教育的起始阶段就有意味地去培养,而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不二法门。例如,家长可以不定期带领学生去图书馆、书吧等公共阅读场所,结交读书伙伴,体验不同的阅读氛围;可以在家中设立学生专用的书架,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根据年龄段放置图书绘本、经典名著等最能刺激孩子阅读欲望的读物;在家庭生活中,经常与学生讨论阅读话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激情,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持久延续。

    总之,家长们应根据家庭条件有计划地组织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避免专制的阅读要求,例如,强制写读后感、要求每天必须读多少页等,这种方式也许可以在短期内保证阅读的时间和数量,但可能引发孩子对阅读的恐惧和反抗,最终完全失去阅读兴趣,不是长久之计。

    阅读生活化的第二步,是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首先,家长需以身作则,用“陪伴”的方式,而非“命令”来教育学生。学生年龄较小时,识字量未达到自由阅读的水平,家长可以用“听读”的方式来引导,例如边看书边讲故事给学生听,使其初步形成自己的想象空间,对书本内容产生好奇心理。其次,当孩子可以自主阅读后,家长要提供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切忌把学生封闭在书房中,要求学生阅读的同时,家长却在接触电视、手机等。在中小学期间,学生的模仿意识是比较强的,家长是学生的行动榜样。要求学生读书时,家长可在一旁看书或看报,所谓“润物细无声”,孩子的模仿意识是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的。当然,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宜早不宜迟,在起始年级就应行动起来,否则错过了孩子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只会事倍功半。

    二、培养独立的审美观

    当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实现阅读生活化后,家庭阅读教育的重心也需相应调整,家长要更多地关注阅读审美观的培养。从我国的教育实情来看,“德育一直放在首位,智育被我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体育也在快速地得到重视,唯独‘美育没有标准、难以量化而变得可有可无”。[4]学生的审美观又被互联网五花八门的快速文化浸泡,“高效率、娱乐化”渐渐成为孩子们接受知识文化的核心方式。这个过程容易模糊学生的审美视线,使自我审美能力缺失,甚至无意识中形成“刺激的、好玩的东西就是美”这种观念。

    其中的一个问题是阅读作品类型单一。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喜欢阅读探险类小说,而这类小说往往只是情节引人入胜,写作语言却简单无内涵,没有突出的风格特色,对人物角色的探索千篇一律,长期阅读此类作品会使学生的审美单一,无法展开深层次阅读,进而限制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所以,不能让学生的阅读脚步停留于此。在家庭阅读教育中,家长要对阅读的书籍把好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关注不同种类的作品,尤其是经典的、严肃的文学作品,鼓励他们对作品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观点,培养独立的审美观。“读书,不能仅限于识字、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层面上,而应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层次,这就是通过阅读,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5]

    同时,在网络覆盖率极高的生活中,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共存是常态。电子读物有利有弊,能够吸取阅读素材中的营养也是学生形成独立阅读审美的一种表现。家长不应以强硬的手段阻隔手机、平板、电视等电子阅读物,应当用积极的行动进行引导。受知识和阅历积累的限制,学生往往不能有效地辨别网络上的阅读内容,家长要甄选数字阅读平台、屏蔽不良的阅读内容、合理安排电子读物的接触时段,给孩子提供“绿色阅读”渠道。所谓“绿色阅读”是指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选择健康、有益、文明、科学的阅读内容。[2]这样,家长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电子阅读,使学生最终能够运用电子读物拓展学习资源,紧跟时代的步伐又形成独立的阅读审美观,不在网络阅读中迷惑自我。

    结束语

    学校和教师无法包揽学生的教育。重视家庭阅读教育,从激发兴趣开始,逐渐使阅读生活化,进而养成独立的阅读审美观,这对家长而言可谓任重道远。当然,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方法是多角度的,仍有待我们去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侯一农.全民阅读的关键在培养阅读习惯[J].甘肃科技纵横,2017,(46):72.

    [2]刘福传.引导互联网绿色阅读 提升学生阅读品味[J].教育信息技术,2018,(1、2):87.

    [3]路悦巍.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7,(2):67.

    [4]林桂芬.在阅读指导中进行审美教育[J].文学教育,2017,(4):90.

    [5]闫华军.浅谈如何提升中学生的阅读素养[J].学周刊,2017,(2):3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