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素养本位关照下儿童数感培养的路径探究
范文

    王斐

    【摘要】小学阶段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于为学生的学科素养打基础。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学生在初中高中乃至升入高等学府之后,都会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感到十分头疼,这主要是由于在基础阶段学生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关于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在今天我们明确的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标准,力图以素养为基准去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中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基于素养本位去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科素养? 数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146-01

    所谓数感,就是学生在面对与数学有关的内容时会立刻调动起自己的数学知识储备,以数学的视角去理解自己所面对的内容。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包括学生对于数字的感知能力这一项。但是想要真正的培养起学生应有的敏感度,让学生能够拥有专业的数学视角,仍然是我们的教学中需要攻克的一个难点。

    一、数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对数字本身的敏感

    我们都知道数学学科虽然叫作数学,但是它的学科内容并不仅仅包含数字。然而从数学学科的发展来讲,数字确实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基石。在数字构成的数学知识世界里,很多数字之间相互有着特殊关系,这些内容通过我们的系统教学,学生可以以定理或公式的形式记忆下来。比如,当学生看到一些每一位上的数字相加为3的倍数时,就会敏感的察觉到这个数可以被3整除。再比如,当学生在观察一组算式,寻找规律时,发现两个数的平方就是下一个数,就可以推断出这组数的规律是什么。这种反应表现的是学生对于数字本身的敏感,拥有了这样的敏感,学生可以在进行数字运算时更快的得到结论,或者找到相应的思路。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视角

    上文中所提到的表现是学生对于数字本身直观的敏感而更深一层的,我们需要让学生养成的是一种学生看待事物的数学视角。在社会的很多专业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数字建模这个词。所谓数字建模,就是通过一个客观事物的各项数据建立起,以数学和数字描述这个事物的系统。一旦我们拥有了数字建模的系统构架,我们就可以对任何事物的具体参数进行详细把握,以便在工作中更好的精确完成相关的任务。说回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世界上客观事物以及具体工作的数学感或说数字感,那么学生就能够养成将自己所面对的任务和客观事物数字化的习惯。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待自己所面对的事物,学生将能够获得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数学,同时也能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世界。

    二、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去推导定理和公式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想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不是光靠量的积累就可以让学生对数字产生快速的反应,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特定关系中数字之间所代表的含义。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首先就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推倒一些简单的定理和公式。

    举例来说,在传统教学中当涉及到四则运算的内容是,我们往往会让学生去机械的记忆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对于学生培养自身的数感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仅靠机械的记忆,学生能够对数字产生敏感反应的概率却很低。因此在以素养为本位的关照下,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加减法知识的积累,去自行推导乘除法的规则。比如我们让学生通过加减法自行去计算5的倍数分别是多少,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和规律。经过这种简单的推导,学生会发现的倍数在个位上都是0或5这两个数字。通过这样的学习,以后遇到个位是0或5的数时,首先反应出它一定是5的倍数。这在进行复杂运算或者分析问题时,都会给予学生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

    (二)引导学生观察客观事物的数字化表达

    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可以通过数学的视角去观察自己所观察的客观事物。学生拥有了这样的视角,就可以在未来观察客观事物时,快速的将自己所观察的对象数据化,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观察对象,从而获得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

    举例来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也会为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等。在了解这些图形时,我们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和数字化的方法去描绘这些图形。比如一个正方形,它的四条边的边长一定是相等的,在长方形的四条边之中,相对的两对边是相等的,相邻的两对边的边长是不同的。在学生了解了这些规则之后,我们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逆向思维的例子,比如为学生提供一个数据描述:某个图形它有四条边,其中有两条边长是2厘米,而另两条边长是4厘米,那么判断它有可能是一个怎样的图形?这是学生自然就会想起长方形的定义,并由此进行判断。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学生能够初步的构建起以数学语言去描述客观对象的习惯,这对学生未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是一个持续性很强并且逐渐深入的过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感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只有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学会自行推断数学定理和公式,并且学会以数学语言去描述客观事物,才能够为学生打好相应的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数学学科的专业素养。这样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才能够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周衛.小学阶段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马玲.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4: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