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班主任需要“第3选择” |
范文 | 梅洪建 和同行沈老师喝茶聊天,她讲述了自己班上的一件事儿。 当时是冬天,她刚下课,一位小朋友就满脸委屈地跑到办公室对她说:“沈老师,小胖把我的手弄痛了,还不给我道歉,我不跟她玩儿了!”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很多老师会把小胖叫来,问清楚原因,或者讲一番道理让两个孩子和好。沈老师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小朋友拉到自己怀里,托起她的小手吹吹,然后捧住她的手说:“来,老师给你暖暖手。”过了一会儿又说:“还疼吗?要不要老师再给你吹一下,暖一会儿?”“不要了,老师我出去玩儿了。”沈老师告诉我,她出去玩的对象,恰恰就是小胖。 沈老师的智慧在于,没有囿于事情发生的两端(小朋友和小胖),而是从第三个角度来解决问题。 在学校关系中,基于班主任所处的位置,往往存在两种关系模式。一是“科任或其他教师—班主任—学生”模式,一是“班主任—学生”模式。前者关涉三方,班主任在中间是连接纽带,而后者是班主任和学生直接发生联系。基于后种模式,班主任只要永远记住“教育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为孩子的发展服务的”这句话就够了。如果问题的解决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宁可不解决也不能伤害到孩子。基于前种模式,班主任总是习惯于处在“老师的”或者“学生的”对立统一中。对立是矛盾的双方,而统一则是矛盾发生时事关双方。如果老师和学生都算作1的话,解决的结果往往是1+1=1,要么是学生屈从老师,要么是老师宽容学生(有时也是因为外界压力而屈服);要么是1+1=0,问题表面上得到了和解,而事实上是矛盾隐藏在内心深处;要么1+1=1+1,问题表面上得到了解决,而实际上是双方成为了形同陌路的两个个体。这些都是教师的思维定式所决定的,正是这些思维定式的存在使很多矛盾无法解决,或者表面解决而实则问题暗藏于内。思维定式就像一张地图,帮助我们决定要去向何方。我们看到的地图决定着我们的行为,行为决定着可能得到的结果。如果转换认知,行为和结果就会相应改变。 想起一个禅宗故事: 老和尚问小和尚说:“前面有狼,后面有虎,你该怎么办?” 小和尚微微一笑说:“我往旁边走。” “往旁边走”,就摆脱了“前”或“后”这一对矛盾的线性存在。小和尚不再是这个“线”的节点,而是独立的个体,就可以做出“往旁边走”的选择。这种摆脱线性思考方式的选择,我们称之为“第3选择”。 “第3选择”引领我们远离“中心”矛盾,建立对个体的真正尊重。一般分3步转换思维模式。1.对矛盾双方进行客观分析。分析得越接近真实,就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将每一方都看作独立人,而不是某个矛盾中的环节。3.建立同理心。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立场上,满足对方的心理期待或成长需要。 一天,“班主任尖峰论坛群”里出现了一个求助帖: 各位老师: 我班成绩最好的学生很郁闷地对我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听物理老师讲课了。”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期中考试他其他各科都考了年级前几名,只有物理是刚及格。物理老师认为他故意考低分给自己难堪,非常生气。无论他怎样解释,物理老师就是不信,还在班上公开说以后不给他批改作业,也不提问他。6月份就要中考了,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一个好学生可能因此被耽误了…… 求助老师言语恳切,群内老师也都非常热心。李老师说:“应该和孩子谈谈,让孩子明白,不听课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哪怕委曲也要求全。”张老师说:“要请孩子的家长来,陪孩子一起向老师道歉,毕竟他是老师,自己是学生,该低头时要低头。”麻老师说:“班主任应该先和物理老师沟通,说明孩子的真实情况,请物理老师原谅他。”唐老师说:“和学校领导商量一下,给孩子换个班级吧,逃离这个物理老师。” …… 简单分析一下几位老师的观点。首先李老师的建议孩子是懂得的,他更知道“和物理老师作对”没好结果,因为案例中孩子已经向物理老师解释过了,只是物理老师根本不信他的说辞。张老师的做法是让孩子委曲求全,在距离高考三个月的时间里,带着这种心理,孩子能学习好吗?斯蒂芬·柯维说:妥协可能会令人满意,但永远不会令人高兴,妥协关系是脆弱的,争端往往会再次爆发。何况这个妥协是建立在学生委曲求全的基础上的。所以,以上两位老师的分析是很难行得通的。 麻老师找到了班主任这个媒介,绕个弯儿来解释要好多了,何况同事之间总是好交流的。只是,以这位物理老师的心态看,恐怕难以沟通。至于唐老师的换班级之说恐怕也难以实现,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孩子要适应新的班级,不明就里的同学或老师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这个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老师们的思维都是在“学生—老师”之间搭线,不能摆脱将自己、学生和科任教师连接成一条线的矛盾氛围,这是一种典型的线性思维。也就是说,要么从孩子端入手,要么从老师端入手,目的就一个,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妥协点,从而达成二者的沟通。结果基本上都是1+1<1,这不是教育应该得到的结果。 现在进行“第3选择”分析。首先能认定孩子肯定是委屈的,因为没有一个孩子会无缘无故故意考低分;而物理老师的心理存在一些问题,否则不会这么肯定地认定孩子是故意的。进行第二步分析,就更清晰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现阶段的任务是全力以赴学习,以求三个月后中考取得好成绩;物理老师也是独立的个体,他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在,也是为了让他所带的班级平均分更高。第三步,班主任要寻找同理心,这里的同理心不是找二者的结合点,而是寻求同时满足二者心理期待的做法。 我向求助老师分析了物理老师和孩子的心理之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1.矛盾不一定要解决,如果问题的解决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就不要去解决。不如利用孩子的反弹心理,让孩子更好地去自学。告诉孩子,他不让你听课,你就不听,但你要学得比听他的课更好。一是这个孩子成绩不错,他一定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二是最优秀的学生往往需要很多的自由学习空间,老师不管,恰恰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三是一个人的心气一旦调动起来,那将会非常了不得。这样就满足了孩子的心理期待。 2.转告物理老师,这孩子下次再考不好,一定会严厉批评他,这种事情不能再次发生,自己作为班主任也一定会好好督促这个孩子的。这样就满足了物理老师的心理期待。 满足了双方的心理期待,效果肯定是1+1>1。 建议发出后,群友纷纷点赞。这没什么,只是“第3选择”而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