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水情怀伴童心 |
范文 | 施怡妮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题记 “老师,您真是教学有方……” “老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儿子的栽培……” 期中考试后,我照例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每到一处我都受到了家长的热情接待,又是拿水果又是递饮料,把我当贵宾一样,让我沉浸在一片褒奖之中。 只剩下最后一个学生了。来到小彬家的小巷口,同行的班干部朝那个虚掩的木门喊:“小彬,快出来,老师来家访了!” 砰的一声,木门却关上了。任凭我们怎么敲门叫喊,小彬还是“请”我们吃了闭门羹。 我失落地回到家,细细回忆自己接班后的这段时间里都对小彬做了些什么……是失当举动伤害了他,还是我有意无意的冷落寒了他的心?我惴惴不安。 一筹莫展时,我去向卢梭、亚米契斯、陶行知“请教”,我在《爱弥儿》《爱的教育》《陶行知文集》等教育著作的阅读中深刻审视、反思自己,以期找到教育的“正道”。渐渐地,我学会了适时“示弱”,学会了以柔克刚,学会了滴水穿石。我的教育工作开始走向破茧成蝶的新生。 正在自习,一个学生却在看一本漫画书,我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在他的书上轻轻折了一下。他马上收起书认真学习。相信这饱含宽容的一道折痕,会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下课时,两个学生忽然争执起来,书本散落一地。我走过去悄无声息地捡起了地上的书本,两人的“战争”戛然而止。 我会在乱哄哄的早操排队时带头吟诵古诗,让学生的心变得沉静;会俏皮地和孩子们一起“密谋”,用大声读书的方法吵醒某个“瞌睡虫”;还会悄悄地和孩子们以纸传声,或安慰,或劝阻,或鼓励…… 雅琳是一个“活宝”,从一年级开始她就常常披头散发地来上学,经常是上课时没书,考试时没笔,写作业时没本子。更令人头疼的是,上课时她坐着睡、蹲着睡、站着也睡,为此我没少和她家长磨嘴皮子,但收效甚微。找她谈话,她心不在焉地和你东拉西扯的。后来,我索性不再过问她的学习了,我买来发夹为她梳两个羊角辫儿;和她约定如果哪一天不打瞌睡,就和她玩喜欢的游戏;还应她的要求让她去隔壁班“留学”了一段时间……我给了她很多“特权”,期待着她的“知恩图报”。 去年的教师节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检查作业,雅琳破天荒地主动请求打电话让家长送作业本来。 “哼,什么忘带作业本了,你压根儿就没写作业!”我有点生气地想。 没想到,打完电话后十几分钟,她恭恭敬敬地向我递上了作业本。 我心里涌上一阵感动:她竟然没有说谎!她开始在意自己的学习了,而且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教师节早晨! 我开心地握着她的手:“谢谢你,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教师节礼物!”顿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这个大大咧咧的小女孩竟然激动地哭了。 虽然现在她还是小错不断,但我相信只要每天改正一点点,她总会进步的。陪她走过五年多了,我在静待花开。 走过了急功近利,走过了困顿迷惘,一路上我能感受到自己的不变与变: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对孩子的爱,而不断变化的则是如何睿智而不留痕迹地关爱、成就每一个孩子。 我享受着教育,忙碌并快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