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我国社会工作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设想 |
范文 | 【摘 要】社会工作实验教学在我国已经进入初步探索阶段,但发展还不完善。本文主要从实验教学课程的宗旨与理念、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设计原则、实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安排、实验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这几方面提出关于社会工作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社会工作 实验教学 课程改革 社会工作(Socialwork)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高度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行业。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先实践后教育,而我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与西方相反,具有“教育先行,后生快发”的特点 ,即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起步先于社会工作职业岗位的出现。然而在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中,绝大多数高校以理论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忽略了实践教学,以至于所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虽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不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显得专业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发挥。 一、社会工作实验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现状 虽然目前有许多社会工作院校建有社会工作实验室和社会工作实验,但总体上还很不完善,有很多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校内实验教学设置缺乏规范性、整体性与科学性。从研究文献中可知社会工作实验教学存在一些缺陷,例如: 现有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欠缺本土地域特色的内容,难以适应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1];相对于高职的教育理念、目前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尚显滞后,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迫切需要提升,实验课程缺乏专业督导,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与投身社会工作实践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很好处理[2];实验教学需求不足,重实验室建设轻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实验教学表演化[3];实验室专业用途扭曲变形[4]另外,内地社会工作院校之间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体系,各自处于为政阶段,多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对实验课时和内容没有明确要求。 二、社会工作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设想 当前对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方法的讨论,反映了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实验课程建设也有了探索,开设的课程以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主,并已有具体的实验课程方法的研究[3]。但实验课程的建设仍未完善,在社会工作迎来“春天”的时候又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上的新问题要求社会工作具有更高的更专业的水平。而且社会工作实验教学方面的研究也还不够全面,比较零散,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整体的教学体系。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社会工作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 (一)明确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的宗旨与理念 社会工作实验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专业性与实务性的坚实保障,应该正确看待并给予重视,要明确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的宗旨与理念,以确保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的方向。实习教学的宗旨就是根据社会工作教育的特点,依托实验室的各种设施条件,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务及研究的发展[6]。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的实验室的宗旨和目标是根据社会工作教育的特点,利用和依托实验室的各种设施条件,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加强社工学生实务技能的培养,并与社会工作实务服务的拓展相结合,推动本土化社会工作实践和教育的发展。 (二)统筹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体系 为避免各个社会工作院校实验教学的分散化,明确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的方向,促进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的规范化,需进行全面统筹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体系。从实验教学“四进”方针(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考核、教学检查)、实验教学的课程(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实验课时、实验课程考核以及配套方案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 (三)明确社会工作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的设计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才能有序地开展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目标明确原则,实验设计应明确训练的目标,重点要突出;二是循序渐进原则,实验程度应由易入难,针对学生的不同知识层面和专业水平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三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应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四是实验评估报告原则,实验教学应要求学生做实验记录,形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前中后的情况进行评估,从中进而反思和学习,同时作为实验考评的主要依据;五是积累原则,将实验中的案例和场景积累起来建立案例库,可作为资料与素材,丰富实验课堂,方便以后使用,同时也是实验课程建设的成果[7]。 (四)社会工作实验教学课时和内容安排 社会工作实验教学在课时量的安排上,应占总课时量的50%左右, 再根据社会工作实务的不同领域进行进一步的分配。而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的排课时间的安排可分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在前期,即专业学生刚入学时,可以安排参与实验,以观摩学习为主,让学生熟悉环境和清楚社会工作的实务概况;中期,以社会工作价值内化与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后期,以三大基本方法和具体实务内容为主,可借用实验室为平台开展各种当地社会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实验训练。另外,也要同时注意课内实验与阶段性的实验相结合以及各科之间的实验相结合。最后,实验教师还应对所开展的实验进行学术研究。 (五)社会工作实验教学模式 1. 参与式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校外的实践活动相衔接,同时重点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工具诸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以思维和行为训练为主线,有效提高学生的社工实务能力[8]。包括社会调查、角色扮演与情景训练等方式。 2. 分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是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与要求,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随机进行划分,形成小组进行教学,在划分时要考虑到组与组之间的协调和组内的协调问题。这种分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小组动力,组员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将教学目标和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六)积极完善社会工作实验教学配套改革 1. 增强师资力量。强化实验课程的专业督导,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设计能力、指导能力和反思能力,加强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构建教师实践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 2. 教材建设与完善。编制统一的实验教材、教学大纲、实验案例,指导实验过程。增加各个实务领域的情景性教材,将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案例取代西方的案例来作为教学分析,以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 3. 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的配置以及实验经费的配备。保障实验室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制定实验室相关制度、实验资料保管、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操作示意图、实验考评标准和实验伦理守则等软件设施。并保障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经费以及相关费用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周晓焱, 东 波. 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程群建设研究[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2]李林子. 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校内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福利教育(理论版),2012(06). [3]路幸福,王刘飞. 高校社会工作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与改革路径[J]. 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1). [4]刘建民. 从建设社会工作实验室到开设社会工作实验课:高校社会工作教学的反思[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12). [5]陈 瑜. 社会工作本土化与大学课程建设[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4) :103-105. [6]王丹丹, 刘斌志. 社会工作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初探[J]. 社会工作,2006(12). [7]杨 旭. 社会工作教学实验设计研究[J]. 社会工作,2012(06 ). [8]唐 咏. 社会工作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 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