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生儿如何进行暖箱护理?
范文

    刘兴琴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012-01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表皮角化层差,易散热,故出生后需经专门环境获得所需热量维持体温。新生儿暖箱又被称为新生儿恒温箱、培养箱,主要是为了满足新生儿、病弱婴儿、早产儿救治及护理而生产的生命支持设备,能为新生儿创建一个温度及湿度比较适宜的环境,以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利于其生长发育。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發育完善,出生后往往需要外界进行谨慎、全面护理,以帮助其渡过这段高危时期,故加强新生儿护理期间温度湿度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环境湿度,可显著影响新生儿的不显性失水量,随着环境湿度提升,新生儿出生后不显性失水量逐渐减少。

    1 新生儿低体温原因

    新生儿出生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但由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产热能力低,皮下脂肪薄,棕色脂肪较少或没有,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约占体重的 13%,可通过传导、对流、蒸发及辐射等方式易散热,耐受环境温度变化能力比足月儿差,易发生低体温,尤其是出生后早期。 在新生儿初生处理、窒息复苏时暴露时间过长、抢救治疗仪器温度过低也可导致初生新生儿低体温发生。胎儿所需的葡萄糖几乎全部由母体胎盘脐带供给,随着初生时脐带的离断,母体的葡萄糖供给也随之中断。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而棕色脂肪产热又需要葡萄糖参与。新生儿如果摄入不足,导致能源物质缺乏,或在缺氧等病理情况下,棕色脂肪不能利用,化学产热过程不能进行,也易出现低体温,此类低体温多发生于出生 24 h 内,常见于未及时进食母乳或糖水等代乳品,进食不足等情况。新生儿易受感染、窒息、颅内出血及低血糖影响而导致代谢功能障碍,氧耗增加,从而使能源物质进一步耗竭。当出现窒息、黄疸、肺炎或其他感染等并发症时,缺氧、酸中毒、休克等可抑制神经反射调节及棕色脂肪产热,故更易发生低体温,甚至寒冷损伤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

    2 暖箱护理

    暖箱所在的房间室温应维持在22-26℃,以减少辐射散热,避免放置在阳光直射、有对流风及取暖设备附近,以免影响箱内温度的控制。医护人员要掌握暖箱的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首先预热暖箱,根据新生儿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设置适中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后,为新生儿穿上单衣,换好尿布,放入暖箱,并每隔 2 h 进行 1 次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在最初2小时内,应30-60分钟测量体温一次,体温稳定后,每隔4小时测体温一次,记录箱温和新生儿体温,并维持相对湿度。严禁骤然提高暖箱温度,以免新生儿体温上升造成严重后果。同时要注意暖箱的清洁消毒工作,每天清洁暖箱并更换蒸馏水,每周更换暖箱1次,定期作细菌培养监测。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均需要做好手卫生, 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使用暖箱时应随时观察使用效果,如果暖箱报警,应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定期检查暖箱有无故障发生。

    3 小结

    目前,临床推荐新生儿出生后暖箱湿度维持在60%-80% ,以控制热量蒸发,减少不显性失水量,为其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温度湿度环境,促使体重尽快恢复。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对于外界环境不适应,因外界环境不能提供与母体子宫类似的环境,导致精神不振、进食不足,营养不良,呕吐腹泻,排便困难等,健康状况也明显下降,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量少,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做好暖箱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让新生儿宝宝健康生长发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