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何谓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消除方式有哪些?
范文

    雷大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012-02

    1 什么是药物的半衰期

    药物半衰期又称为血浆半衰期,通常是指在服用药物后,机体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用T1/2来表示。例如,当药物半衰期为6小时,过了6小时以后,机体内的药物浓度下降为最高值的一半。当再过去6小时,机体内的浓度将会再减去一半。以此循环再过去6小时药物浓度在此基础上又会减去一半,这时机体中药物的浓度为最高浓度的1/4。药物半衰期的时间长短可以有效的反映出药物在机体内消除的速度,而且不会因为血浆浓度的改变而改变。因为每一种药物的成分不同、药效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所以药物浓度在体内下降的速度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是由于药物间的性质差异,而且与服药患者的肝脏和肾脏等内分泌系统有关,而且每一个人的体质都不相同,所以对药物的消除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2 药物半衰期的测定方法

    药物半衰期在临床用药指导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检测药物半衰期对患者服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治疗药物检测可以有效的测定出药物的半衰期,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时,可以对服药后患者进行定时采血检测,然后进行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测定,计算出药物浓度在体内下降到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在测定药物半衰期过程中,影响体内药物浓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服药患者的年龄、体重、服用的藥物种类、以及患者自身是否存在某些肝肾异常等疾病。

    3 药物半衰期的意义

    在临床中,医生可以根据检测药物半衰期的时间长短,来确定病人的给药间隔和给药次数。当服用了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药物会在体内存留的时间比较长,药物消除也会变慢,所以给病人每次服药的时间就应该延长。相反服用半衰期比较短的药物,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短,药物消除也会加快,所以在给患者服用药物时应该间隔短一些,多次给药。通过药物浓度在体内消除时间的长短,对肝脏和肾脏功能低下或者不健全的患者的指导用药有着重要的作用,药物半衰期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医学水平也逐渐提高。临床医生可以把药物半衰期作为临床用药的一个参考方案,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患者用药,打破了传统人们加大剂量用药治病的错误观念。合理的用药不仅会让患者减轻用药后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使用药更加安全,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通过用药治疗的效果,也让人们更加信赖用药的安全性。

    4 药物半衰期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药物性质的不同,每个患者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方式有所差异,所以药物半衰期的长短与患者服药的时间间隔呈正比。在服药过程中要合理用药,患者如果不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增加或者减少服药次数,都会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如半衰期长的药物,患者若是增加服药次数,则会因为体内药物浓度过高而代谢和排泄过程减缓,导致中毒现象的发生。或者患者服用药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却没有定时服用和擅自延长用药时间间隔,可能会由于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浓度,而起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所以,要根据医生的嘱咐合理用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发生。另外通常为了维持体内的药物浓度,患者服药的时间也不应该超过该药物的半衰期[1]。

    5 什么是药物消除

    当患者为了治疗服用药物后,药物作为一种异常物质抗原进入机体内,这时机体内会出现多种机制改变体内的这种药物化学结构,使其从体内消除,这种方式称为药物代谢或者生物转化作用,而药物的生物转化与排泄共同作用称为药物消除。当患者服用一定的药物后,药物从胃肠道经门静脉进入血液中,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要先通过肝脏,肝脏可以进行生物转化作用,可以将有毒性的药物转化为无毒性,对药物的转化代谢能力很强。由胆汁进行排泄的药物量也会很大,所以会有很少的药物进入到体循环,通常这种作用方式叫作首关消除。

    6 药物的消除方式有哪些

    药物的消除是指服用后的药物在体内逐渐丧失的过程,药物的消除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大部分服用的药物在体内消除主要方式是通过代谢途径。体内的药物代谢途径通常可以分为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四种,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前三种属于第一相代谢,结合属于第二相代谢。而且有一些药物进行代谢时,可以同时涉及到这几种反应类型[2]。

    (1)代谢的方式

    药物在体内经肝脏途径代谢是体内药物消除的最主要的途径。另外,胃肠道、肺脏、皮肤、肾脏等也是进行体内药物代谢的场所。肝脏对体内药物的清除有两种途径,分别为肝脏代谢和胆汁排泄。当服用药物后,药物在体内有两种结果,首先是药物失去活性,没有药理作用。另外一种是药物进行活化,可以从没有活性的药物变成有活性的药物。经过肝脏等对药物进行代谢后,药物的作用会降低,或者完全丧失,有一些药物的药理作用会增加。另外,据研究报道,近几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很多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药物在小肠吸收然后经过胃肠内壁时被代谢,从而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作用下降。

    (2)排泄的方式

    排泄是药物在人体内的最后一个过程,人体内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脏,当患者服用药物后,药物在患者体内发挥作用后,会经过进入肾小管然后经过一系列反应从尿中排出,当药物在体内进行代谢时,涉及到的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可以使该药物转化成溶解较大的物质,易溶于水方便从肾脏进行排泄,药物在体内还可以通过肺呼吸途径进行排泄[3]。

    在临床治疗中,大多数疾病都需要通过服药进行治疗,与此同时用药安全成为了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通过药物半衰期和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消除方式的差异,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进而有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药物半衰期较长和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较短的的治疗药物,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减少每日的服药次数,定时用药也可以使机体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的波动相对比较稳定,患者不会因为药物在体内浓度波动过大而发生头晕、恶心,病情延长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极大地帮助。

    参考文献

[1]? 《护士继续教育手册》.何谓药物的半衰期?[J].护士进修杂志, 2015(4)

[2]? 曹永孝,曹蕾.药物消除半衰期测定方法的误区与纠正[J].医学争鸣, 2015, v.6(06):51-53

[3]? 《护士继续教育手册》.药物消除的一级动力学过程有何特点?[J].护士进修杂志, 2015(4): 370-37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