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闽宁模式”书写东西产业扶贫协作新范本 |
范文 | 杜尚儒 要考察宁夏的扶贫工作,不能不了解“闽宁模式”。据宁夏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介绍,位于银川市永宁县西部的闽宁镇,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异地安置扶贫的典型示范镇,也是东、西部省区产业扶贫协作模式的一面旗帜。该镇由建镇初期(200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500元增长到2016年的10732元,6.6万贫困地区的移民群众走出大山来到平原,不仅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还为短时期内实现脱贫和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树立了榜样。 9月底,笔者走进位于宁夏自治区永宁县的闽宁镇。人都说“天下黄河富宁夏”,但并不是宁夏的每一块土地都能得到黄河的灌溉和滋润。被宁夏人简称“西海固”的西吉、海原、固原三个县就是有名贫困地区,曾被有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当地群众要实现脱贫致富,困难非常大,自治区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调研,决定有计划地将“西海固”的部分贫困人口,以移民搬迁的方式安置到河套地区和其他条件较好的地区,帮助群众尽快摆脱贫穷。1990年10月,陆续从西吉、海原两县迁出的移民,在银川市南端、贺兰山东麓的永宁县建立了玉泉营和玉海经济开发区两处吊庄。当地人为什么将从外地搬迁来的村子称为“吊庄”,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搬迁的原因却只有一个:贫穷。 1996年,宁夏的扶贫工作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东西对口扶贫协作,决定由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1997年7月15日,在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下,闽(福建)宁(宁夏)两省区在第二次联席会议上确定,共同投资在吊庄移民点成立闽宁村。 闽宁村,就是今日闽宁镇的前身。 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 闽宁镇,可能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年轻的一个乡镇。闽宁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赵睿参加工作还不到两年时间,但和闽宁镇的历史相比,24岁的赵睿还要年长几岁。 当年闽宁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启动之后,就开始建立联席会议,实施市县结对帮扶、部门协作、互派挂职干部,开展项目带动和产业扶贫协作。本着“宁夏所需,福建所能”,既雪中送炭又互惠双赢的原则,把福建的人才、资金、科技、经验、市场要素等植入宁夏“肌体”,形成造血体系,从根本上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新成立的闽宁村,成为两省区合作的窗口和平台。习近平指出:“这是个战略决定。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这更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动员更多企业家到宁夏找市场,到宁夏搞开发,结成一些联合体,共同体,共同发展。” 1998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决定,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在宁夏发展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和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2001年12月7日,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闽宁村的基础上成立了闽宁镇。据介绍,在此之前,闽宁村在行政上一直归距离银川市约390公里的固原市西吉县管辖。新成立的闽宁镇位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南端、贺兰山东麓、永宁县西部。东邻西干渠,110国道贯穿镇区,南与青铜峡市邵岗镇甘城子为界,北至西夏王陵,距银川市区50公里、永宁县城40公里。辖区南北长22.5公里,东西宽3.5公里,区域面积210平方公里。在行政上归银川市永宁县管辖。现在的闽宁镇下辖6个村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8870户4.4万人(常住人口6.6万),回族人口占总人数的83%。 据闽宁镇党委副书记马彦斌介绍,2013年底,永宁县共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623户6807人,其中闽宁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539户6536人。通过产业化扶贫,截至2015年底,全县脱贫1532户6397人,其中闽宁镇脱贫1461户5981人。2016年全县剩余91户4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闽宁镇的贫困人口为76户367人。针对这些剩余的贫困户,永宁县建立了县领导“一对一”包村帮扶、科级干部“一对一”包户帮扶、企业“一对一”包人帮扶的工作机制,通過实施产业扶持脱贫、教育保障脱贫、劳务输出脱贫、金融服务脱贫和社会兜底脱贫的措施,至2016年底,现行标准下,实现了全县91户410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永宁县因此在全自治区率先提前三年实现脱贫目标。 闽宁镇在短时期内完成剩余的76户367人如期稳定脱贫,得益于镇上大力推行的三个扶贫项目。 一是肉牛托管分红脱贫模式。永宁县政府贴息协助托管企业贷款,注入托管本金8000元/头牛,托管企业为每户贫困户托管肉牛4头,每年分红8000元,项目期限三年。 二是光伏电站脱贫模式。引进江苏振发集团,在闽宁镇实施光伏小镇建设项目,采取“企业担保+贫困户贷款+政府贴息+发电分红”的模式,为原隆村2000户移民群众每户建设1座光伏电站,生态移民在二十年内国家不限电、现行补贴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分红1万元。 三是设施大棚创业脱贫模式。依托原隆村昌盛光伏科技公司,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合作模式,实现76户贫困户“一户一栋大棚”。由企业给予每户1万元/年的兜底分红(连续三年),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大棚务工,务工收入不低于2万元/年。同时,企业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和销售指导,贫困户具备生产技能后实行承包创业,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当地干部群众将“一户四牛一棚一电站”的脱贫模式简称为“4+1+1”。 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期间,专程到闽宁镇实地察看精准脱贫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作出指示:“闽宁镇从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2017年9月25日,秋高气爽,正值宁夏一年最好的季节。笔者眼前的闽宁镇是一个闽南风情与回乡风情相融合的美丽小镇,村镇面貌干净整洁,居民安居乐业。资料显示,近二十年来,闽宁镇有6.6万移民群众走出大山来到平原。2016年,闽宁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建镇初期的500元增长到10732元,被评为全国重点乡镇,并荣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目前,逐渐富裕起来的闽宁镇已经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劳务产业、光伏产业、旅游产业”五大产业。接受笔者访问的部分镇干部表示,未来五年,闽宁镇的主要发展目标是: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发展定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成为闽宁东西合作的窗口和典范。 海国宝:原隆村第一代移民的幸福与“烦恼” 闽宁镇原隆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原隆村党支部副书记、61岁的海国宝是原隆村的第一代居民,他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原隆村从无到有、从移民到脱贫的发展变化。 海国宝是回族人,2012年之前一直居住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海国宝说,上青石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干旱少雨,人老几辈都过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苦日子。他家在当地属于中等收入家庭,大小七口人,有70亩地、6间砖木结构的房子,一年收入不到2万元。地虽然不少,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成本大,产量低,越种越穷,仅能维持个温饱。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的孩子到八九岁才上一年级,每天上学要走4公里的山路。 2012年,得知政府要建移民新村,海国宝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上青石村的支部书记,他向村民传达上级的移民政策时说:“这是多好的政策啊,我们还等什么?别的地方的人想搬迁政府还不让搬哩,今天我们辛苦一代人,将来幸福几代人。”结果,上青石村的8个自然村有4个提出了移民申请,海国宝所在的自然村67户一户也没有留下,全部搬到了距离银川市区仅50公里的原隆村。 海国宝介绍说,他们迁到原隆村时,这个村子已经建好,政府为每户移民按照户均一块0.4或0.6亩的宅基地、一套54平方米住房、人均0.6亩耕地进行安置,水、电、路以及卫生厕所、围墙、大门、绿化等设施建设全部配套到位。“进门就可以直接入住,厨具、家具都是现成的,按照人均6分地的标准,我家还分到了4亩2分耕地。” 海国宝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移民前后作了一个对比。他说,过去虽然地多,但都是赔钱种地,一亩地最多打100公斤小麦。现在地少了,但吃饭不用愁,前三年政府按每亩地400斤小麦(折算成面粉)的标准补贴,第四年后提高到每亩地500斤小麦的标准,根据实际粮食的市场价格,补贴标准可能还会高一些。 不种地,有饭吃,还能挣钱,这种日子海国宝过去想都不敢想,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据海国宝介绍,他们把耕地租给了一家农业公司经营,镇上组织劳务派遣,推荐有劳动能力的人到附近的企业上班。海国宝在当地一家牧业公司打工,“每天工钱60元。刚来还不太熟练,往后也就熟练了,活儿也轻松。五个月挣了5000多块钱,两个人收入超过1万元,快赶上过去一家全年的收入了。”海国宝说,“第二年,一天就能挣到70到90元了。” 海国宝告诉笔者,他家有三个人打工挣钱,2013年到2015年,每年都有5万元的收入。2015年,他花7万多元在家里盖了四间房。2叭6年,又花了2万元把房子装修了。对比移民前后的生活,海国宝感慨地说,最让人高兴的是娃娃们可以像城里孩子一样上学了,幼儿园和小学不用出村,几分钟就到了。自己这一代人,多半是文盲和半文盲,他盼望自家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 当然,新的生活也有新的烦恼。海国宝说,一些年长的移民还不适应新的生活。他认为,一方面是气候的原因,夏天闽宁镇要比固原市的山区热,有的老年人还不适应。另一方面,一些老人还不习惯没有活干的日子。在原州区的农村,六七十岁的人下地干活很正常,但在原隆村和整个闽宁镇,60岁以上就找不到活干了,企业一般只用60岁以下的人。包括海国宝本人在内,原隆村里那些平时干惯了农活的老年人多数还不习惯提前享受养老生活。尽管如此,“搬到原隆村的67户(上青石村人)没有一户愿意回去的。”海国宝这样说。 宁夏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李文庆长期关注和研究闽宁镇的发展,据李文庆介绍,原隆村是银川市贯彻落实宁夏“十二五”百万扶贫攻坚战略新建的移民示范新村之一,也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2010年規划建设,配套耕地7000亩。2012年5月实施搬迁,至2014年10月搬迁结束,共安置七批移民1998户10578人,分为14个村民小组。其中,回族占35.3%,汉族占64.7%。由于移民主要从固原市原州区和隆德县搬迁而来,因此取名原隆村。 李文庆还介绍说,原隆村的移民搬迁来了以后,土地并没有分到各户,而是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管理,各户名下承包耕地的面积,只是兑现土地收益时的依据。简单说,就是确定每个人名下有6分耕地,但不能确定哪一块地属于你,即确权不确地。原隆村周边的企业大多是依托原隆村集体土地形成产业和产业链的,这是原隆村的一个创新,可能也是原隆村与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另一方面,原隆村以及闽宁镇位于贺兰山东麓的洪积扇地区,这里是世界上得天独厚的葡萄酒酿酒葡萄产业带,近年来迅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这也为整个闽宁镇的脱贫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陈德启:第一个在贺兰山下种葡萄的闽商 在闽宁镇的调查中,笔者见到了宁夏闽商企业家协会荣誉会长、贺兰神(宁夏)国际葡萄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启先生。陈德启从房地产业到葡萄酒业的华丽转身,也是数万名闽商在宁夏投资发展、助力宁夏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陈德启不是第一个来到宁夏投资发展的福建企业家,但他在宁夏的企业有可能是宁夏闽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家。2007年,陈德启响应政府号召,和众多的福建企业家一起来到宁夏考察。后来,陈德启在15分钟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与宁夏当地政府签订合同,买下了贺兰山东麓10万亩荒地的经营权。“政府部门的人以为我开玩笑,但我是认真的。当时有人说,这个老板脑子进水了。现在人家再看我,就说(脑子)不是进水,是进金了。”陈德启说。 陈德启告诉笔者,他曾在山东仅用了三十分钟买下700亩地,买了不久地价就涨了。“作为商人,没有眼光那还做什么生意?”他透露,买这块地虽然只用了十五分钟,但之前他已做足了功课,对贺兰山东麓的土地做了深入调研,还拿了土样请法国种植专家鉴定,结论是这是全世界种植酿酒葡萄最好的地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