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白局在职业学校学生社团中的传承与发展 |
范文 | 蔡迎迎 摘 要: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产生于明清时期的云锦织房中,说的是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又称“百曲”。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白局又有了新的发展。以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群英白局社为例,探究白局在高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社团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白局;职业学校;学生社团 1 白局的历史与现存情况 1.1 白局的鼎盛时期 白局产生于云锦机房,云锦工人在辛勤劳动之中,一唱一和,说身边的日常生活,讲稀奇古怪的事物,谈金陵四十八景。随着织锦业的发展,在明清时期,白局的创作内容更丰富,创作出了《采仙桃》《金陵四十八景》《十二月花名》《八仙过海》等曲目。白局在该时期也因南京味儿足,赢得广大市民的青睐,白局走出云锦机房,走进茶馆、饭馆等服务场所,一时间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青睐,白局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1.2 白局的衰落时期 清朝灭亡后,伴随着中国的连年战乱,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受到破坏,民不聊生。织锦业迅速衰退,南京云锦业濒临灭亡,南京白局也陷入了传唱人越来越少、即将失传的局面。到了新中国建国初期,南京市曾经成立过南京白局剧团,但由于当时白局创作的剧本多数是讽刺或幽默小品,与社会发展主流不符,没有引起很大反响,白局剧团也很快就解散了。 1.3 白局的复兴时期 改革开放后,白局的发展进入复兴时期。南京市人民政府开始努力抢救这一濒临失传的古老曲种,成立白局艺术团,在白局老艺人们的努力整理和挖掘下,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白局体系。2007年白局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4 白局现今在职业学校的发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著名论断。对于白局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各界也十分重视,尤其是南京的各个学校。以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自2008年成立群英白局社,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以该社团活动为载体,白局在学校学生中普及率提高。为了进一步研究白局如何以社团为载体在职业学校学生中进行传承与发展,本研究选取学校各专业 2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目前白局在职业学校中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具体如下。 (1)学生对白局的认识不深。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学校85%以上的学生知道白局。他们知道白局的途径主要是学校社团活动、电视媒体报道、观看表演、周边亲友介绍等。随着国家、社会、学校对白局等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很多学生都听说过或者知道白局这种传统的说唱艺术。但是很多同学对于白局具体是什么、唱什么、怎么唱并不了解,甚至会有学生会将白局与其他戏曲混为一谈,这说明学生对白局的认识只停留在听说的层面,对白局的认识并不深[1]。(2)学生对白局的学习兴趣不足。由于白局特殊的表演形式以及目前白局说唱时多使用一些南京俚语,年轻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调查的学生数据显示,32.5%学生表示对学习白局感兴趣,21%的学生表示愿意尝试,而46.5%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再加上流行音乐的传播,年轻学生觉得学习白局有困难,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3)学生对白局的学习连续性不强。目前,学校主要以每周两次的社团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白局的机会,但是由于师资以及教室的局限,还无法广泛进行白局授课,所以,很多学生只能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性的白局学习。还有部分参加白局社团的学生在实习后或者毕业后就中断了白局的学习。所以,学生学习白局的连续性不强。 2 在职业学校学生中传承白局的意义 目前,白局在社会中的认可度还不够广泛,很多职业学校学生认为学习白局没有价值和意义。其实,白局作为一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就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这本“活的历史书”记载着南京的本土语言,记载着南京人的生活日常、南京古老的文化,也记载着南京的时代变迁。南京白局这本“活的历史书”本身就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在职业学校中进行发展与传承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2]。 2.1 对学生具有思想教育功能 作为一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局对于现代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功能。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道德、价值观逐渐构建、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中复杂的价值导向影响,他们容易出现价值选择上的错误。白局中许多优秀作品都设计宣传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内容。例如,《家风颂》中宣扬的“孝老爱亲、与人为善、严于律己、明事谦让”等家庭美德、《秦淮两岸好人多》中赞美的秦淮两岸中的好人好事、《八礼四仪》中强调的八礼四仪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白局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2 对学生具有文化引领功能 在古代,白局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老百姓通过白局可以了解南京的文化,白局也是人们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载体。白局的一些传统曲目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统、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机房苦》中讲到了云锦织房中工人劳作的不易,让同学们了解美丽的云锦背后的故事,《数桥》中唱到的南京的鸽子桥、老虎桥、宝塔桥、螺丝桥、中山桥、大中桥、小粉桥等,让同学们领略南京的桥文化。现在的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国家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通过学习白局,使他们了解南京的风土人情,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使他们爱上中华传统文化[3]。 2.3 对学生具有职业素养提升功能 白局的学习,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学习,也是一种素养的培养。学习白局的过程中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有提升的作用。以旅游专业的同学为例,很多同学在学习白局前对自己不自信,不敢开口唱,更不要提上台表演,平时上专业课练习导游词时也不够自信大方。但通过白局的学习,锻炼了他们的台风,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再上台时也是落落大方,這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未来工作中的导游词讲解能力也有提升作用。另外,白局的很多曲目都跟南京地方景点有关,例如《我的家乡在南京》《城门颂》《南京南京我爱你》,学习白局的过程也是补充专业知识的过程。 3 以學生社团为依托传承与发展白局的途径 鉴于白局对中职学生的各项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2008年将白局引入校园,以社团形式传承白局,成立群英白局社,至今已有十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也摸索出一些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传承与发展白局的途径。 3.1 丰富社团活动,提升学生对白局的兴趣 搭建丰富的社团展示平台,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白局,更让学生提升对白局的兴趣。学校的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五四表彰、社团巡演等都是白局社团展示的平台。在校外,白局社团的学生也在南京博物院、南京民俗博物馆等传统景点进行白局研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获取满足感、成就感。另外,很多学生对白局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白局原本较为古板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针对这一点,学校社团聘请黄玲玲老师结合时下年轻人喜欢、关注的内容对白局曲目进行改编,例如,《八礼四仪》等,歌词朗朗上口,符合现代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 3.2 系统校本学习,加深学生对白局的认识 以往很多时候,学生对白局的学习都是杂乱无章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因而学生对白局的认识也比较浅薄。对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白局校本教材,以加深学生对白局的系统认识。以金陵高职校的群英白局社为例,学校联合江苏省白局传承人黄玲玲老师以及学校的专业老师,编写了南京白局的校本教材。该教材深入浅出,从“白局的简介”开始,系统介绍了白局的历史、白局的演绎工具、白局的传承意义,并且结合学校学生所学专业,把曲目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结合未来职业需求,加深对白局的认识。 3.3 培养白局传承人,延续学生对白局的传承 白局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新鲜的血液,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加入到白局的传承工作中去,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失传。学校可以以社团为载体,培养新一代的白局传承人,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向自己身边的人传播白局,甚至在金陵高职校的白局社团中还走出了专业的白局演员,将白局的传承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参考文献] [1] 于彩玲.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36-38. [2] 张香君.南京白局在大学生社团中的实践可行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9(3):190-191. [3] 薛雷.南京白局传承构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4):84-88.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aiju in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associations: taking Nanjing Jinling Technical Vocational College Qunying Baiju Association as an example Cai Yingying (Nanjing Jinling Technical Vocational College, Nanjing 210022, China) Abstract:Baiju is an ancient song species in Nanjing area, which was produced in the brocade weaving room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said the authentic old Nanjing dialect in the south of the city, singing the folk song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Jiangnan opinion poll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unes and rich singing styles in the Baiju, which is also called “Baiqu”.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attention of the state to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Baiju has a new development. Taking the group of Baiju Association of Nanjing Jinling Technical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aiju in the student association of tourism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Baiju;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associatio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