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杰克逊知识论证及其回应之我见
范文 王雪霏
【摘 要】 杰克逊提出的“知识论证”是当代心灵哲学中反对物理主义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论证,它从被提出到现在受到了许多哲学家的批判和反思。本文简单地介绍了知识论证对物理主义的批判和近些年来一些较为典型的对知识论证的回应,并且对这些回应进行了简单的个人评述,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心灵哲学 知识论证 物理主义 回应一、物理主义和知识论证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关于意识的物理主义是否正确的问题。物理主义可以说是唯物主义的一个变种。唯物论者否认世界上同时存在心灵实体和物质实体,认为任何实体都是物质实体,“心理即是物理”。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物理主义的观点,杰克逊(Franck Jackson)的“知识论证”就是对物理主义的反驳之一。
1.物理主义的基本观点
物理主义认为,在任何一个可能世界中,只要物理事实存在,其他特定的事实——如现象事实——就随之被决定。换句话说,假定P为所有的物理事实,Q为所有的现象事实,那么物理主义坚持P必然决定Q,一旦P存在,Q也就相应的随之而存在。纯粹的物理主义包含以下两个论题:
(1)完全性论题:一切皆物理,全部物理知识就是关于世界的全部事实。
(2)同一性论题:心理即物理,物理知识自身是完备的。
由此可见,在物理主义看来,心灵活动也是物理的,不存在一个二元对立于物理实体之外的心灵实体,完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包括心灵活动在内的世界上的一切现象。
2.知识论证提出的质疑
物理主义自提出到现在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和反对,其中一个就是杰克逊的“知识论证”。在“知识论证”中,杰克逊做了一个思想实验,试图以此来反驳物理主义“一切事物都是物理的”的观点。
杰克逊的思想实验是一个关于“超级玛丽”的案例。杰克逊认为,玛丽以前从小被关在黑房子研究世界,当玛丽从黑房子出来以后,看到一件物品,这时,玛丽学到了一种以前在黑白房间内学不到的东西,那么玛丽被放出来以前在黑白房间内学到的所有的关于外面世界的物理知识就不能说是完备的,因此,“一切皆物理”的物理主义是错误的,除物理之外还有一些以玛丽看到红色西红柿是所学到的知识为代表的一些非物理的东西。
这个论证可以提炼成下面这样的形式:
(1)玛丽在被放出前已经拥有了所有的物理知识;
(2)但她仍然不知道类似于“看到红色西红柿”这样的一些现象和信息;
(3)所以,并非一切都是物理的。
二、心灵哲学中对于知识论证的几种批判
杰克逊“超级玛丽”的思想实验在心灵哲学中关于物理主义的领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许多哲学家们开始了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的讨论。这些讨论的争议首先集中于以下两点:
(1)针对“完全性论题”:玛丽在黑白房间内所学到的知识是不是完全的,她走出房间后有没有学到新的知识?
(2)针对“同一性论题”:如果她在黑白房间内所学的知识不是完全的,那么她走出房间后所学到的新知识还是不是可以用物理来解释的?
对于这两个问题,哲学家们想出了各种策略来纷纷回应杰克逊的“知识论证”。下面,我将简单地介绍和评论一下其中的六种回应。
1.丹奈特:没有学到新知识
丹奈特(Daniel Dennett)强硬地否认说,玛丽在走出黑白房间后第一次看见红色的西红柿时并没有获得任何新的知识。显然,这个观点与我们的直觉是相冲突的,让人在第一时间内有些难以接受。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丹奈特将杰克逊的思想实验稍作修改和发挥,提出了一个“蓝色香蕉”的实验:假设在玛丽被放出来之后,有两个家伙想在玛丽身上搞一个恶作剧,于是,他们把几个香蕉涂成了蓝色拿给玛丽看,并认为玛丽在看到蓝色香蕉后一定会感叹:“原来黄色是这个样子的啊!”然而,丹奈特断言这两个家伙是不会得逞的,玛丽在看到蓝色的香蕉后一定会说:“你们两个在搞什么啊,香蕉明明是黄色的,你们怎么给我弄来了蓝色的香蕉?”为什么玛丽会一针见血地识破这个恶作剧呢?丹奈特说,就是因为玛丽在黑白房间里已经知道了所有的物理事实。她很清楚当人看到黄色时人的视神经、脑细胞等是什么样的状态,那么,通过对照自己看到蓝色香蕉时视神经和脑细胞的状态,玛丽就可以断定她看到的不是黄色,而是蓝色。丹奈特说,没有人能骗得了玛丽,因为她早在黑白房间里时就什么都知道了。
2.刘易斯:学到的是能力而非知识
刘易斯(David Lewis)在他的《经历教会我们什么》一文中争辩说,“第一次看到红色西红柿”这一崭新的经历教会玛丽的不是什么新的知识,而是一种新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达到三个效果:(1)记忆,即让玛丽记住看见红色时意识感受的特性是怎样的;(2)回忆,即让玛丽在即使没有看到红色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回忆起来看见红色时意识的感受特性;(3)重识,即让玛丽在今后再次看到红色时能够识别出这是同样一种关于红色的经历。
刘易斯强调说,这种能力只是“知道如何”(knowing how),而不是“知道如此”(knowing what)。“知道如此”是指知道关于一件事情的由真命题表达的知识,而“知道如何”只是知道一种状态,与真假没有什么关系,是现象性的,自然也就算不上是知识。因此刘易斯说,玛丽在被放出来之前已经知道了关于外面世界的所有物理知识,但拥有这些知识并不等于玛丽就具有相应的所有能力。这就类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理论需要实践去证明”的观点。所以说,杰克逊的思想实验并不能驳倒物理主义。
3.丘奇兰德:缺乏亲知的知识
丘奇兰德(Paul Churchland)的观点是这样的:玛丽在黑白房间内“知道”关于外面世界的所有物理学知识,和她走出黑白房间后第一次“知道”红色是什么样子,这两种“知道”是不同的,前者是对命题知识的掌握,后者是对意识感受的亲知,二者在玛丽的大脑中呈现出的状态不同,不是同一个“知道”,玛丽所缺乏的是第二种“知道”带来的“亲知的知识”。
4.罗耶:学到的是以新形式呈现出的旧事实
罗耶(Brian Loar)通过对“现象概念”的分析来为物理主义中的“同一论”辩护,从而从一种新的角度对杰克逊的知识论证加以反驳。他以酒精为例:我们所知道的“酒精”这个东西是通过两种方式呈现出来的,一种是通过相应的现象特性,比如“无色无味透明易挥发的液体”等等;另一种是通过它的化学方程式——C2H5OH。那么类似的,“红色的意识感受特性”也可以用两种方式呈现出来,一种是关于意识中特定感受的现象概念,另一种是相应的大脑物理特征的物理学概念。其中,前者比后者更为直观,但也只是对同一事物不同形式的展示而已。因此,当被放出来的玛丽第一次看到红色的西红柿时,她所感知到的是对早在黑白房间里已经学习到的旧的物理事实的新的呈现方式,这种方式上的改变不能说是学到了新知识。
5.斯图加:并不知道所有物理知识
斯图加(Daniel Stoljar)在其《关于“物理”的两种概念》一文中指出了关于“物理”一词也许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建立在物理学理论上的概念(the theory-based conception),另一种是建立在物理学对象上的概念(the object-based conception)。在被放出黑白房间之前,玛丽知道的是所有的物理学理论上的概念,但她并不知道所有的物理学对象上的概念。所以,在被放出黑白房间后,玛丽学到了新的知识,即为物理学对象上的知识,而这个新知识也是“物理”的,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物理主义是错误的。
但是在斯图加的论述中,我们实际上很难说清楚“建立在物理学对象上的概念”是一种怎么样的概念,甚至我们都并不能清楚地知道这一概念究竟是否存在。“看见红色”可以说是一种建立在物理学对象上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形成却又是必须建立在物理学理论上的,比如可见光的散射和反射,视神经对生物电的传递,诸如此类。因此,用这两种“物理”的概念来生硬地区分玛丽在被放出黑白房间后第一次看到红色的西红柿时所获得的知识就显得有些牵强了。
6.阿姆斯特朗:了解物理世界的顺序不同
阿姆斯特朗(David Malet Armstrong)认为,被从黑白房间里放出来的玛丽在第一次看到红色的西红柿时的确有新的经验,而这种经验之所以是“新的”,是因为她和我们一般人了解物理世界的顺序是截然相反的。我们一般人了解事物的顺序是,先用“格式塔”的眼光去直观感受外界事物,然后才开始深入研究,弄清楚物理世界的微观结构和深层原理;而玛丽却恰恰相反,她一开始就最先了解了外面整个物理世界的微观结构,在对它们了如指掌之后才开始像我们一样用“格式塔”的眼光来直观感受这些事物。所以无论如何,问题在于我们和玛丽了解物理世界的顺序是相逆的,而物理世界还是那个唯一的物理世界,它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威胁。
三、对于知识论证的个人看法
从前文的论述可以看出,杰克逊关于知识论证的思想实验给人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玛丽在被从黑白房间里放出来后第一次看到红色的西红柿时,她确实获得了一些新的东西。杰克逊认为,这些新东西是新的知识,而且这知识有别于玛丽在黑白房间内已经掌握的全部物理知识,是非物理的,因此物理主义是错误的。那些反驳知识论证的哲学家们则是在尽力试图说明,玛丽被放出来后第一次看到红色西红柿时所获得的不是“知识”,至少不是“物理的知识”,她在黑白房间内所获得的关于外面世界的物理知识早就足以解释一切了,这样便不会对物理主义造成损害。
而在我个人看来,杰克逊的知识论证并不会影响物理主义。无论被从黑白房间里放出来的玛丽在第一次看到红色的西红柿时有没有获得新知识,她在那一刻所感受到的经验和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也都是物理的。当她第一次看见红色的西红柿时,引起她思维活动的是物理实体的西红柿,导致她思维活动产生的是物理实体的视神经、脑细胞等,促使她正确判断出“这是红色”的是她在黑白房间中学到并掌握了的关于外面世界的物理知识。这一思维活动,从起因到经过再到结果,看起来是单纯的心灵过程,实际上却是每一步都是物理的。因此,无论玛丽有没有获得新的知识,物理主义都依然可以认为世界是物理的,并且物理知识是完备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与其说是玛丽获得了新的“知识”,不如说是她“理论联系实际”,将以前在黑白房间中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了第一次实际应用,这应用可以看做是对理论的一种检验,但这样的检验是不会对物理主义构成任何威胁的。玛丽也许获得了新知识,但这不妨碍我们的世界依然是那个可以被完备的物理知识所解释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蒉益民.知识论证与物理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6(3).
[2]程炼.杰克逊的“知识论证”错在何处?[J].哲学研究,2008(4).
[3]刘玲.物理主义应当如何回应知识论证?[J].哲学研究,2011(10).
[4]王晓阳.如何应对“知识论证”?——一种温和物理主义观点[J].哲学动态,2011(5).
[5]刘玲.知识论证和Frank Jackson的表征主义回应策略[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6).
[6]约翰·海尔著,高新民,殷筱,徐弢译. 当代心灵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