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改革视野下学校体育课体能教学的探讨 |
范文 | 代炜 【摘 要】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国学校体育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改变了以往“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呈现出“学生乐上、想上、盼上体育课”的景象。但是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仍在下降,作者认为学校体育教学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纵观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经验,本文将结合一线教师教学时出现的一些重点问题,从完善体育课堂教学的视角,探讨学校体育课体能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学改革 体能教学 积极作用前言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国学校体育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改变了过去“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呈现出“学生乐上、想上、盼上体育课”的景象,学生的运动技能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但是,最近几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却是在走滑坡路,为什么?这与学校体育课的开展质量不无联系。直到今天,体育课程改革中仍存在一些课堂设计不合理、学校体育力度不足、教学个性思考不充分、课堂教学的均衡有效性等值得商榷的问题。 纵观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经验,本文从体育课堂教学的视角,结合一线教师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与学校体育课中体能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能在体育课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1教学改革之义 教学改革主要是指学校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的方法、手段、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教学的特性致使教师的劳动必然要体现相应的特性。同时,特性不能离开共性。共性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寻求共性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授课风格,发挥个人特长。新课标已实施多年了,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改革。 2把握改革,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 2.1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体育课的要求,包括学习运动技术的环节讲解清晰,以精学的常见运动项目技术为主体,有配合技战术学习的体能练习,结合技战术学习渗透有知识和原理的传授,同时突出概念,并与青少年教育相结合。上课时有体育行为规范的提醒和教育,偶尔可以有“主题”,二者不分离。体育课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严格,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2.2“教改”要一改课程“简单化”常态 当今,体育课枯燥成为常见的问题,这主要还是体育教师本身存在问题。教师设计的运动技能学习的时间比较短,最重要的是没有配合技战术学习的体能练习,没有基本的运动量,没有知识和原理的传授和安全教育等,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办事,却忽略了学生的本体感受、学力情况。从而导致体育课成为学生的“难”课,成为体育教师的“发难”课。大部分学生上体育课,并不是为锻炼身体,而是为了寻找在运动场上狂奔的乐趣。所以教师设计课程时,运用技能和体能相结合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能引导学生的健康观。 2.3“教改”下体育课的“怪胎” “从教的角度说,教师是关键;从学的角度说,学生是关键”。“教改”突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有些教师还开发了运动与趣味相结合,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体育器材开发方面,也涌现出了一批安全、实用、新颖的自制体育器材。 但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一味的放弃传统教学模式,片面地追求课程组织形式的新颖,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的提高,背离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这应引起体育教师深刻反思。反对“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错误思想,体育课要上得有实效(懂会乐炼),要正确谨慎地开发课程资源,要上出实实在在的体育课。教师还必须在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上有所开发,这更能够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运动素材。“教改”并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而应该以发展学生体能、技能、情感为教学目的进行的创造性改革。 3发展“体能”的积极作用 健康首先应该表现在体格健美、体魄强健和心理适应正常。要达到这些标准,就要增强体能,尤其是增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因为体能是身心健康的内在因素。 3.1发展“体能”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国正处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即发展学生的健康体能,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终身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及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完成体适能教育计划。因此,发展学生体适能在体育教学中将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学生体适能必将引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变;这也有利于促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进程;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顺利实施。 3.2体能是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体育课通常只有运动教学,缺专门性的锻炼。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是性质不同的人体运动:一是目标不同,运动教学是运动知识、方法与技术,为身体锻炼提供素材,身体锻炼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二是理论依据不同,运动教学是服从认识规律与动力定型形成的规律,身体锻炼是服从新陈代谢与生物学“用进废退”的规律。2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1)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了个体的感知,体验了运动的快乐和成功。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生理前提。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能训练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体能练习对日常的学习起到劳逸结合、调整大脑的作用。其次,体能练习对学生有着长远的积极作用,对学生今后从事职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够做好一切。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体能,进一步认识到体能素质中的力量、柔韧性、耐力等素质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要克服不同的困难,适应人际交往。“真正”的体育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协作精神。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负荷,学生参加不同形式的体能练习,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3.3素质体能训练能够缓解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压力 由于当今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没有好的体魄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素质体能训练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素质体能训练要求学生进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在学习生活中,养成有规律的锻炼习惯有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也让他们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素质体能训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 4结语 体育教育既是事业也是一门艺术,事业在于建设,艺术需要我们去创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发展体能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有重大作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课程结构,改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变革体育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增强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运动意识,促使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为新的技能练习提供素质基础。这也有利于解决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健康、健美要求的主动性,为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魏晓光. 试析发展学生“physical fitness”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2004(10). [2]陈智寿.学生体质健康状态与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反差[J].体育学刊,2002(6). [3]曾东炉.论素质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