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汉泰动物词汇象征义差异对比 |
范文 | 覃秀萍 【摘 要】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汉语与泰语词汇中都蕴含大量关于动物的成语熟语,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象征义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文主要从中泰两国的成语熟语中,选取五种动物,对其所体现的象征义进行对比,找出其差异,促进“安全”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动物词汇 象征义 汉泰差异 对比 龙 “龙” 是中国文化中影响力最大的神物,在汉语动物成语中,带“龙”的就有49个,占动物成语的7%。传说龙是由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综合而成的形象,它是中国民族的图腾,中国人也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后逐渐成为帝王权威的象征、封建帝王的化身。所以,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熟语大多数都是褒义的,如“望子成龙”等。 但泰国没有“龙”,其十二生肖中只有“大蛇”,也称“纳卡”。它源于古印度的民间故事,是根据宗教信仰想象出来的头上有金色肉冠的大蛇,普通的“纳卡”有一个头,高贵的有三个头、五个头甚至九个头。泰国人相信“纳卡”是伟大、富饶、运气的象征,由于佛教中“纳卡”是佛祖的保护神,所以在泰国寺庙的屋脊或通向佛寺两旁的阶梯,都可以见到“纳卡”的形象。由于“纳卡”的神圣程度相当于中国的“龙”,我们最好不要议论或触摸它们。 虎 “虎”在汉语动物成语中有82个,占动物成语的11.71%,排名第二;在泰语成语中有40个,占动物成语的11.14%,排名第一。由此可见,“虎”在汉语和泰语中的地位都很高。“虎”是一种生性凶猛的动物,是“百兽之王”,所以其“凶猛”“危险”的象征义在汉语与泰语的成语熟语中都很普遍。 但是“虎”作为珍贵的“百兽之王”,威风凛凛,神气轩昂,在汉语中又常常被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尊严的象征。汉语中的“虎踞龙盘” “藏龙卧虎”“虎虎生威”等成语熟语,都是用来赞美虎形与虎威的,可见“虎”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赞美与崇拜。中国古代对于“虎”形象的崇拜,集中地体现在军事上,例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象征军威。泰国人对于“虎”,多数都是惧怕的,所以泰语成语熟语中的“虎”少有好的寓意,但“老虎藏爪”比喻“虎”勇敢但不表现出来、有能力却深藏不露,这个熟语既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不好的方面,所以没有表现出对“虎”明显的喜爱与崇拜。 牛 在中国农耕文明中,“牛”是重要的劳动力,是勤劳、任劳任怨的象征,人们非常敬慕牛。由于“牛”体积庞大,牛毛多的特点,汉语里有诸如“汗牛充栋”“多如牛毛”的成语熟语。牛性格犟,所以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如“牛脾气”。有人认为牛行动不便,脑子不够聪明,所以有“笨牛”。近些年来,“牛”可以用来赞赏别人,如“你真牛”,意思是夸对方很厉害,发自内心的感叹。 在泰国,没有“牛”这个总概念,只有“黄牛”与 “水牛”。由于“牛”与泰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泰语成语中带“牛”的有34个,占动物成语的9.47%,可以用来比喻各种事物,如比喻事后补救的“亡牛补牢”,比喻强迫人做事的“按牛头使其吃草”,比喻指桑骂槐的“画虎吓牛”,比喻屋漏偏逢连夜雨的“黄牛的事还没完,水牛的事又来了”,比喻老夫少妻的“老牛吃嫩草”等。但“牛”(水牛)在泰语中最常用来比喻蠢笨、愚钝、不开窍的人,所以泰语的“你是水牛”“你像水牛一样”意思就是严厉地辱骂对方蠢笨,这是一个贬义词,长辈教师们都教育孩子不要对人使用这个词。因此,最好不用“你真牛”来称赞泰国人,会引起歧义。 象 大象在泰国是吉祥的象征,古时候的战争中,大象是最重要的坐骑和行军工具。在泰国,“马”并不常见,所以大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助手。泰国人感谢与崇拜大象,稀有的白象更是作为皇室才能养的“宠物”。泰国人对大象的爱与崇拜不亚于中国人对于龙的爱戴,“象牙”“白象”等关于大象的部位或名称,在泰语里都有专门的高级词汇。正因为大象在泰国人心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泰语中带“象”的成语就有30个,占动物成语的8.36%,排名第五,如“白象出生于农村”,比喻落后偏僻的地方也可以有出众之人,“巨象王”,比喻拥有权力的人。我们要理解泰国人对大象的感情,不要买象牙制品,不要伤害大象,尽自己之力帮助喂养大象的人。大象在中国并不常见,只有在云南等地少量栖息,所以在汉语中关于大象的动物成语只有四个,占动物成语的0.57%,如“瞎子摸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等,中国人只把大象作为一般动物看待。 猪 “猪”是中国最常见的家畜,但在十二生肖中,却是涉及成语最少的动物。“猪”在汉人心中,就是脏、懒、笨、好吃好睡的印象,所以带“猪”的成语熟语一般都是贬义的。 “猪”在泰国人眼里也有胖、脏、笨、懒、动作慢等印象,但“猪”在泰语里还有“弱者”“容易受欺负的人”之意,可作为副词,表示容易、方便、轻而易举、毫无阻碍,例如“这项工作很猪,他没做多久就完成了”。因为“猪”被养来作为食物,猪肉易得,每天都可以方便地买到,所以由此引申出容易、方便、易于理解等意思。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总结了龙、虎、牛、象、猪五种动物在汉语与泰语中的象征差异,从而有助于与泰国人较为顺利、“安全”地进行日常交际。 【参考文献】 [1]谭美琴.汉泰语比喻句中动物词的不同文化内涵研究[D].云南大学,2011. [2]告达君·素帕.汉、泰动物成语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3]孙文斌.汉泰动物成语的对比分析[D].厦门大学,2008. [4]Ratchanee Sawshodtikul.泰语动物成语[S].曼谷: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出版社,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