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及其相关性
范文 徐洁蕾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高校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当前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来看,除了要管理高校发展中的事务性工作,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到顶层设计、制度改革、机制创新以及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工作当中。久而久之,管理人员便会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从而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这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更好地确保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校管理 ? ?工作压力 ? ?工作倦怠
高校管理工作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始终贯穿于高校各项工作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全社会对高校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根本上提高综合实力也成为各所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综合实力的高低又和科学的管理密不可分,从而对高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管理人员除了处理大量事务性工作外,已更多地参与到高校各方面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度改革、机制创新、科学研究等能够促进学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的工作中,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求高,长此以往,使人感到厌烦、迷茫、失落,找不到自我价值所在,从而产生工作倦怠现象,这对高校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怎样减轻工作压力,缓解工作倦怠、提升自我价值感,使高校管理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高校发展的现状来看,管理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不仅是各项教学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为师生提供各项服务的重要部门。然而,随着高校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对于管理部门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部门的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久而久之,无论是工作的积极性还是工作效率,都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影响到高校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了解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现状至关重要,只有对当前现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才能够对症下药,改变当前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管理人员在面对巨大工作压力的时候,其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格方面
工作态度对于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巨大的工作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从而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此外,长期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人,在人格方面也会有所欠缺,其具体表现为缺乏个性和活力,通常以消极、冷淡和否定的态度对待前来办事的师生;不愿参与集体活动,不愿主动与人沟通交流。
(二)情绪方面
面对十分繁杂的工作内容,管理人员便会产生巨大的工作压力,工作压力越大,特别是来自考核、人际关系和工作负荷的压力越大,教师出现情绪衰竭的程度就越严重,与之相应的工作热情便会急剧下降,对待工作缺乏耐心,且容易暴躁,对周围人态度冷漠,没有爱心,也缺乏一定的容忍度。此外,当人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对周围的人或事都会产生不满的情绪,爱抱怨,牢骚满腹;对学校文化和规章制度认可度低。
(三)工作成就感方面
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人,在工作上往往变得比较慌乱,精力无法充分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经常感到工作没有成就感,对自己的评价降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工作犹如鸡肋,极易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想法;在工作中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消极应对。
二、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原因分析
分析管理人员工作倦怠的原因对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高校管理人员工作现状来看,使其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制度不合理
就目前高校所采取的管理制度来看,大部分都是以科层制为主,该制度要求中所包含的理性化、技术化以及非人格化等内容对于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制度得到了诸多高校管理部门的青睐,无论是对各职能管理部门还是后勤管理部门,均采用该制度。在该制度下,不仅能够实现职责分明,责任明确,而且还能够确保每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管理工作上都采用条块分割的方式进行管理,不同科室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每个科室的工作人员所负责的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久而久之,管理人员必然会对工作产生倦怠。同时,高校要求每位管理人员都要进行技术职称的评审,激烈非常竞争,但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都在应对日常的管理工作,业务能力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却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积累,在职称晋升上很多人都不能如愿,连续几次的失败之后,这些管理人员必定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还会否定自身的工作能力。由此可见,高校制度不合理与管理人员产生工作倦怠情绪具有密切的关联。
(二)工作量大,管理人员承受着巨大压力
高校管理部门根据各职能分工不同,其工作内容、职责和义务也不尽相同,各管理部门共同高效运作以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以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工作为例,该部门的管理内容除了教学研究、教学任务、排课、安排考试之外,还包括了对学籍管理、教学实践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多方面的工作。由此可见,教学管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工作是十分繁杂的,不仅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还要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而且每个工作环节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错误,那么便会对其他环节的工作质量造成影响,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集中精神,从根本上确保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由此可见,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把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到,而且时效性强,工作要求高、强度大,但工作的成效难以体现和量化。此种情况在高校科研、人事、学科等其他管理部门中也类似,普遍感觉压力较大。
(三)认可度低,成就感不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高校的办学质量也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都知道,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教学科研人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乎每所高校的领导人都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花费大量的资金聘请高素质的教学科研人员。然而,与这些教学科研人员相比,高校对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就显得低得多。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对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工作的认可度低,认为其工作就是简单的重复和照章办事,而忽略了他们工作中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在工作得不到认可的前提下,管理人员职称评定也会面临诸多问题,因此使这些人员看不到希望,从而自信心受到打击,工作热情也随之降低,倦怠情绪油然而生。
(四)缺乏提升空间,职业发展前景渺茫
就当前高校发展中所涉及的管理人员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辅导员和实验员。在这些管理人员中,辅导员可以认定为教师身份,其职业发展有明晰的轨迹可循,甚至还会根据其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将其提拔为管理干部。实验员也可以根据其研究内容,获得专业技术方向的发展前景。而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既不能像辅导员那样申报教师系列的职称,也不能像实验员那样从事一线的教学科研工作,整日面对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学校每位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各种服务,无暇顾及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成果的积累,职业发展也相对来说较为缓慢。此外,由于高校对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在培训工作的开展上也相对较少,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却不断提高,面对诸多的工作压力,加上发展比较迟缓,久而久之,管理人员必定会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工作效率不高,工作创新不足。
三、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应对措施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管理人员出现工作倦怠情况不仅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有不利影响。因此,根据当前管理人员工作倦怠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应对措施的制定,高校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
这里所指的待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人员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对管理人员工作的重视和认可程度。而本文认为后一方面待遇的提高才是最迫切和值得期待的。它具体表现在对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是否可以给予适当的扶持;对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前景是否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对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等等,使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能够无后顾之忧,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才能全身心投入,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
(二)实行轮岗制度
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分工也更加精细化,不同的工作往往都是由不同科室的不同工作人员负责,而每一种工作干久了就会产生麻木、懈怠情绪,工作中创新和干劲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产生职业倦怠。所以,为了避免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不妨在管理人员之间进行轮岗,使不同岗位的人员实行内部轮换,这样,既保证了队伍的相对稳定性,也使大家在新岗位上有新想法,激发工作激情,同时,对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也有好处。
(三)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消除管理人员工作倦怠情绪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时间里,管理人员始终处于繁杂的工作中无法脱身,整个工作环境压抑、无聊,人与人之间缺乏互动,久而久之,很容易使管理人员产生倦怠心理。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消除管理人员这种情绪,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应该不断丰富教学管理人员的业余生活,工会、党组织等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使大家在紧张的工作后得到放松,加强交流,愉悦身心。
(四)做好职业远景规划
科学的职业远景规划对于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和员工积极性都有重要意义。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职业远景进行合理规划,并根据职业规划的实际内容不断努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从多个渠道出发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进行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还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从而使自己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中,以此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发展脚步不断加快,高校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也必然会越来越大,为了有效避免由于工作倦怠而给管理工作开展造成的影响。高校必须对管理人员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陶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研究及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张菊玲.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应对措施[J].北京教育:高教,2013(12).
[3]谢万杰.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探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04).
[4]黄玮.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6所高校的调查[D].北京师范大学,2010.
[5]张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D].西南大学,20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