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国有企业运营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探究
范文

    摘要:当前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因此企业的运营管理也应当结合信息化技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而本文对国有企业运营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国有企业与普通的企业不同,涉及到特殊的企业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因此建设国有企业的信息化运营管理平台时应当格外慎重。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国有企业由于归国家直接管理,因此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国有企业更加重视稳定性,因此不会轻易变更企业内的管理机制。但近年来国家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对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国有企业混改政策使得国有企业必须自负盈亏,因此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成为了国企的当务之急。而借助信息化技术,将企业的运营管理方案同信息化技术进行整合,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企业管理的需求,增强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保障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国有企业运营管理的特征

    与民营企业不同,国有企业虽然为企业单位,但其受国家的直接管理,因此企业的运营管理机制很大程度上要向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看齐。而这一管理特性决定了国有企业不仅应当同民营企业一样进行盈利,还需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因此国有企业内的运营管理要更加复杂。

    1.1生产资料产权问题

    一般的私人企业中,产权通常有明确的划分,企业中的生产资料由专门的个人或法人所有,因此私人企业在划分产权归属问题时也更加直接。但国有企业由于归国家管理,因此企业中生产资料的产权理论上应当属于全体国民,即国家为产权的所有者,企业仅作为执行者。但这一产权归属特定使得国有企业在进行生产资料的归属认定时显得非常复杂,存在较长的利益链条,间接增加的管理成本,同时也不利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1.2企业发展目标问题

    私人企业主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的目标是相对单一的,在进行运营管理时,只需以单一目标为中心即可。但国有企业不仅要实现盈利,很多负责国计民生的业务的国企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例如电网、水利、通讯等。但对于企业来说,承担社会责任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而这与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产生了冲突,加之当前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生存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因此,如何平衡这两个目标间的冲突,是国有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首要问题。

    二、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实现机制

    2.1监测机制

    监测机制主要提供对企业业务的监测功能,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监测机制监督部门工作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贪污腐败的问题,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转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2.2督办机制

    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部门间的任务联动,辅助部门间的协调工作,部门间可以共同梳理和分析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在大型企业中,这种督办机制可以防止权力冲突的弊端。

    2.3分析机制

    分析机制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业务和部门间的追踪分析,能够有效的找出问题的特征、问题的成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可以防范企業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2.4展示功能

    信息化管理平台具有完善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向用户展示各种信息和数据,并接收来自用户的查询请求以多种方式展示数据,同时支持数据报表的打印存档。

    三、国有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创新动力不足

    信息化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是创新企业管理的过程,因此需要企业内部有足够强大的创新动力,但对于国企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在国家管理下的保守的经营模式,很多国企已经缺乏创新的动力,企业的发展以重视稳定性优先,这自然会抵消改变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动力。此外,与私人企业不同,国有企业由于存在产权不明确的问题,因此在创新企业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将难以根据企业当前的经营状态改变管理机制,容易造成管理权垄断,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针对建设信息化平台的人才实施激励和约束制度,以保证建设过程的顺利实施。但缺乏激励和约束制度也是国企的固有问题之一。

    3.2组织结构臃肿

    私人企业根据规模的不同,可以自行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因此私人企业的组织结构可以更加精简。但国有企业由于经营观念和所有者职能的影响,企业中的部门数量繁多,部门职能存在交叉的问题,这容易造成多方管理的冲突,不利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运营管理平台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营管理平台,建设这一平台关乎整个企业,因此需要企业各部门和管理者的一致通过。但国企中组织结构臃肿的缺陷容易造成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多方管理冲突问题,使得企业管理机制的转变举步维艰,难以顺利实行。

    四、国有企业信息化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机制

    企业信息化运营管理平台是非常复杂的结构,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线上OA和ERP系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多业务系统,可以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创新等进行整合。因此,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解决国企在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的弊端,促进国有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4.1以信息化技术推动创新

    创新是推动企业、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国家推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的体现。而在创新的人才中,青中年人才是推动创新的主力军,这些人才年富力强,具有较好的学习和应变能力,因此在企业中推动创新也应当以这些人才为核心进行。

    近年来随着国企开始重视人才的引进,目前我国的国企中人才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年龄结构开始趋向于年轻化,大量高学历的中青年人才进入国企,为企业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创新力量。但目前我国国企依旧缺乏创新,其原因并不在人才方面,企业自身的激励和评审机制的缺失会消磨人才的创新动力,这才是国企缺乏创新的原因。

    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输,因此具有公开透明的优势,在国企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完成企业中的激励和评审机制,有助于提升其公平性,符合人才对企业创新制度的期待。因此,国企中应当首先建立以信息化技术为中心的“双创平台”,通过此平台完成企业中需要创新的业务的下达和建议以及作品的收集,使得信息得到高效传播,尽快的发挥应用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平台中应当随机选取具有评审资格的人员进行评审,避免评审中的暗箱操作,同时,评审的结果应当公开发表在平台上,受全体员工的监督,以便于及时发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平台中引入电子版权、成果转让机制等,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为企业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准备。

    4.2建立全流程职能管理体系

    针对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臃肿和管理权力冲突的问题,建设全流程职能管理体系是不错的选择。这一管理方式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大型企业常用的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大企业中的人员臃肿和人浮于事的弊端。全流程职能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企业中职能整合的方式、多角度分析企业流程结合的方式并建立智能化的职能管理平台。可以看出全流程职能管理体系重视企业中部门职能的整合和智能化职能的管理,对于国企中存在的部门数量过多和职能冲突的弊端,采用全流程职能管理体系则可以有效解决。

    职能由需求定位,因此在建设全流程职能管理体系时,应当明确企业中各项业务对部门职能的需求,并将现有部门中具备该职能的部门进行归类,按照部门的权限将职能进行整合,划分出管理和执行人员,同时明确具体负责人的责任范围,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问责。

    全流程职能管理体系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智能化的职能管理平台,对于部门数量众多且容易出现权利冲突的企业来说,采用智能化的职能管理平台具有高效、透明和便捷的优势。智能化职能管理体系本质上就是信息化的职能管理体系,通过建设信息化的职能管理平台,并将平台中对应的功能连接到相应的部门,可以使部门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责任界限等关键信息,同时还可以实现部门任务和工作的交接,通过平台的汇总功能将部门的任务信息等进行汇总,供企业管理层进行审核。这种职能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实现垂直监管,有助于防止业务流程中的玩忽职守和贪污腐败问题,实现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的提升。

    五、结论

    本文对国有企业运营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的国有企業中存在创新动力差和组织结构臃肿是妨碍国有企业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弊端。而本文中提出的“双创平台”和“全流程职能管理体系”则是应对国企弊端的有效方案,建设信息化的运营管理机制有助于提升国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快当前国企混改政策的进行,打造适合国家发展的新型的、现代的先进国有企业。

    参考文献:

    [1]王文豪,侯军,王春婷.关于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0):94-95.

    [2]耿美珠.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8):82.

    [3]李函冰.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9(04):61.

    作者简介:

    高志成(1991-),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贵州遵义,单位:贵州贵安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职称:无,研究方向(或主要从事工作):国有企业行政管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5: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