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图示理论与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应用 |
范文 | 陈励 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图示理论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将二者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任务型教学;英语阅读课堂;应用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到三个层次的阅读要求,即从“能读懂一般题材的英文文章”到“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至“能讀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这三个递进的层次最终指向了学以致用,尤其是用于专业相关的学术性文献阅读。 雅思考试是全球公认权威的英语水平能力测试,其中为留学而设立的A类考试更因能客观反映考生在学术语境下的英语使用能力而被全球大学所接受。在福建江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对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参项的大一学生都需修一学年《雅思阅读》课程。学习目标是学生在一学年的学习后能获得对等雅思考试4.5分的英语能力。这绝不仅是为应试,更是为学生将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上述三个层次的阅读要求不谋而合。本人所教授的班级中,学生的高考英语平均分为103.6。而在开学初的模拟雅思阅读测试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3分(满分为9分)。从中看出,多数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储备并不充分,甚至薄弱。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既踏实又有效率地提高学生的学术类文献阅读水平呢?本文尝试运用图示理论与任务型教学的结合来回答此问题。 一、图示与图示理论 图示(schema)最早出现于哲学领域。康德在《纯理性批判》一书中认为,当两个不同质的事物要相互关联的时候,两者间必然享有某种共同点。他提出了感性和知性、个别和一般、直观和概念的连接需要一个“中介”,并且主体和客体间的统一需要一个结构和途径。图示就是这样一个帮助人来认识异质事物的中介。鲁梅尔哈特等学者把图示理论引入对阅读教学的思考中,讨论背景知识对文本阅读的重要性。鲁梅尔哈特认为图示是一个将储存在记忆中的genetic观念呈现出来的数据结构。也可以说,图示是一种知识单元,将“各类施事受事者、物体和属性联系在一起”。 二、阅读中的图示理论 不同学者根据图示的不同内涵本质,将其命名归为四类:形式图示、内容图示、文化图式、语言图式。这四种图示的具体内涵如下。 形式图示,指在各类不同文体中所包含着的有关于形式、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也就是各类文体的文本呈现方式。例如诗歌和小说属于不同文体,其各自有独特的信息呈现方式,有独特的结构。简单来说,形式图示关乎文本的行文风格、文体、修辞、体裁等。 内容图示,指在文本中所涉及领域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包括文本涉及的知识内容。在某一特定话题的情境下,通常会产生特定的、与话题情境有关联性的概念或者信息。这种与情境有关的概念、信息就是内容图示。比如“早餐”图示,就包括了食物、餐具等相关的信息。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早餐”的背景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拥有的图示自然也就不同。因此,内容图示带有文化特性,且文化图示一般被划归于内容图示中。 语言图示,指有关词汇和语法的知识。不论我们使用何种语言进行阅读,都离不开对词汇和语法这两样基础知识的运用。如果我们把写作当作编码(运用词汇和语法,表达意义),那么阅读则是解码过程(运用词汇和语法,理解意义)。对于使用外语进行阅读的读者而言,他们对该外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所读文本的解码能力。 三、任务和任务型语言教学 1979年,N.S.Prabhu设计了强交际法实验(Bangalore Project)。他发现,在面对非语言类任务时,学生学习目标语的容易程度与他们面对语言类任务时一样。学界对他的这种将任务融入课堂教学的做法给予了极大关注。在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任务型教学从此进入学界视野。对于任务的定义,不同学者给出了各式切入点不同的解释。Richards认为任务是人在处理或理解语言后产生的行为活动,并把这种定义的涵盖面限制在教学活动中。Breen认为任务指一系列目的在于帮助语言学习的工作计划。 最终,Nunan总结了任务中包含的六种成分,分别是目标、相关摄入、相关活动、教师、学习者、人物环境。Nunan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描述是“要求学生用目的语进行理解、操练、输出或交际。与此同时,他们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运用语法知识来表达意思上,其目的是用语言表达意思而不是操练语法本身”。任务可以具有多样性,所以任务型教学在课堂上的表现方式可以多种,甚至教师可以把任务延伸至课堂外,进行翻转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 四、图示理论与任务型教学在阅读教学的结合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结合“任务”与“图示建立”,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兴趣。依据图示理论,若想获得成功的阅读体验,读者需具备以下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背景知识。读者以充分的语言知识为先锋,以对篇章知识背景的了解为切入点,以文化背景知识为导航,以语篇形式为框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为学生准备好搭建图式桥梁的材料。 (一)语言图示的建立 语言图示体现在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上。据统计,为顺利完成一篇雅思程度的阅读篇章需要5000至6000个词汇量。依照我国高中英语的教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在3500个左右。参考学生的入学成绩,他们的实际词汇量甚至更少。再者,从句子的语法复杂程度看,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完成了对英语的各类从句、非谓语动词的语法知识学习,但他们甚少有机会遇到带有复杂语法结构的英文句子,例如在一个句子中出现多种从句套用。而雅思阅读篇目中,则充满了此类句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语言图示准备方面,要着重于对学生单词和语法的培训。 英文词汇总量极大,对于正在接受本科教育的普通EFL语言学习者而言,漫无目的地去背诵词汇是浪费时间的做法。学习者应该针对学习需求,也就是能看懂入门级英语学术文章这一目的,有规划性地背诵单词。教师可以将大量的目标难度文章输入语料库,整理出高频詞汇。高频词汇表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单词表。教师要在学生开始看文章之前,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在大学之前的英语教学,鲜有构词法知识,教师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英语构词法则与知识,等于为他们的词汇建立了一个框架,便于其背诵新词,也便于其在文中遭遇生词时猜测单词意义。就语法知识而言,在文章中常用的从句语法知识以及非谓语动词语法都是学生的薄弱方面。教师在帮助学生巩固了这方面知识后,加强长难句的句子理解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模式,可以使其在遇到类似结构的时候能够快速反应。 (二)内容图示的建立 据剑桥考试委员会的官方说明,雅思阅读文章的来源是外文报纸、期刊,文章内容上达天文下至地理,几乎涵盖了各个学科的内容。尽管雅思阅读考试并不考查学生的具体学科知识,但学生若对考查内容毫无涉猎,无疑会加重心理负担从而增加考试难度。 在平日的阅读训练中,教师应顾及各类不同科目的文章阅读。教师通过对篇章主题进行学科分类,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话题,围绕该话题准备若干文章,那么每一篇文章的阅读都会成为之后篇章的背景知识。以动物类篇章中常见的蚂蚁话题为例,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前对蚂蚁这种动物并没有丰富的知识,只能在脑海中浮现出蚂蚁的形象。学生在初步阅读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相关的内容图示可供参考。如果此时教师给学生们一篇探讨用不同的方法捕捉蚂蚁以应对不同的研究目的的篇章(剑桥雅思真题集8,test4,passage3),学生是很不理解的。为了让学生建立起相关内容图示,本人在课前要求学生自行观看一段有关蚂蚁的纪录片。通过纪录片,学生对蚂蚁中的切叶蚁的群落式的生活习惯有所窥见。在上课时,本人将学生分组,以让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切叶蚁信息。在此基础上,本人再给学生解释文章中所提及的为何使用人工收集的办法特别适合于研究目的为分类法的研究,学生便容易理解得多,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三)形式图示的建立 雅思阅读的文章类型集中于说明文,但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套路问题时,中西方文化的思路未必相同。高中毕业生大多未受过系统的逻辑训练,本身不擅长按照“套路”去阅读思考,时有读完不知所云、如坠云雾的挫败感。在授课中,教师应逐渐让学生熟悉起学术类文章的文体文风,为其搭建形式图示。 学术性文体有相似的文章布局方式,小至如何进行单一观点的说理论证,大至全文的逻辑展开,总有些通用的方式。学生在没有足够量的说理阅读训练之前,不易快速地把握文章的脉络。教师需要在每篇文章的讲解中,融入对于篇章结构的整理,使学生能逐渐熟悉学术性文体的形式。学生有了此类形式图示后,结合略读、跳读等阅读技巧,才能更高效地从学术类文章中获取信息。 五、结语 在经过为期一年的训练后,本人所教授的班级全员都通过了雅思阅读测试,平均成绩达到5分(满分9分)。由此可见,通过任务建立图式以提高语言水平是完全可行的,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术文章阅读能力方面也颇见成效。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注意图示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快速地将已有知识转化为待学习知识的桥梁;同时,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目的设置任务,培养学生的图示建立,促进学生掌握目标知识,可以准确而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目前,本人在如何多样化设置任务方面的研究还有局限,今后将深入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索,也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