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注电商专业教学改革 提高中职教育水平 |
范文 | 龙雨 【摘要】电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成型的一种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特殊性,既与传统商业模式存在差异,也有共同点。文章基于中职教育的人才培育目标探索电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期通过更具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来培育出可直接上岗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提升中职教育水平。 【关键词】电商专业;教学改革;中职教育水平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网络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球已经从“地球村”向着“地球屋”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商务活动已经从过去的面对面交易向着互联网交易不断迈进。中职院校近年来跟随企业需要增设了电商专业,该专业是一种多门基础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体系,包括法学、物流、计算机、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多种专业知识都是电商专业教育过程中需要传授的知识。传统的中职电商教育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企业中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因为知识更新换代太快,学生掌握的知识并不能够完全适应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中职电商专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应该如何进行?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20纪80年代末期,国外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应用,出现了现代电子商务的雏形。我国则是在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电子商务的雏形。直到2000年,电子商务开始进入平稳的发展期,在2000~2010年这十年之间,电子商务已经形成了以B2B为主体,多种其他形式共存的新一代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的发展成功取决于几个主要有利条件:其一,网络技术和3G(4G)技术的支持;其二,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体;其三,电子商务交易形式简单快捷。相关调查研究显示,2015年全年我国的电子商务成交额达20.8万亿,同比增长27%,可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形势喜人。在电子商务发展形势如此之好的背景下,中职电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自然是不用担心的。但是企业更关心毕业生的能力,所以并不是什么样的毕业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的职位。 三、中职电商专业教育现状 (一)专业定位模糊,缺乏宣传 中职电商专业教学目前更加偏向于操作客服、电商下属物流、单证员等方向,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另外,部分学生认为电商专业就是“坐在电脑前卖东西”,或者就是“微商”,这些都是教育部门对专业的宣传和定位缺失的表现。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 部分中职院校并没有做好电商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英语、计算机、商务等理论性知识过于重视,缺乏更加“接地气”的课程,缺乏例如阿里巴巴实务、网络支付理论、电商安全技术等更加实用的专业课程设置。 (三)教材选择过于守旧 电子商务是一门发展变化较快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适宜采用陈旧教材,因为陈旧教材中的过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具备使用意义的。毕业生入职之后就要接受新知识的学习,陈旧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浪费教学时间的表现。 (四)缺乏校企联合及实践活动 中职电子商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动手能力的人才,然而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基础理论或者英语知识等,导致学生学到手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既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又容易让学生忘记学习的知识。 (五)教师团队能力缺失 教师是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一个载体,虽然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灯塔,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高能力的教师团队是专业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中职电商专业改革的要点 (一)明确教育目标 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教育目标来进行。中职电商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能力,具体应当包含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各项能力。 (二)加强专业宣传 电商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具备多种就业方向,例如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和程序设计、网络营销、网络产品规划、企业信息化、网络创业、网店运营及优化等。各中职院校在专业宣传过程中应当明确电商专业的方向进行正面宣传,切忌管中窥豹。 (三)教学方案的合理改革 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方案的改革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是教学时间的分配改革。知识体系改革可以将学生学习知識的主线明确,以“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掌握-实习实践”作为知识体系的主线是较为合理的。基础知识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工具学科和外语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则是为后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做铺垫;专业技能掌握则是主要让学生对各项专业技术进行练习和实习,并且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而不断进行自学;实习实践则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既可以让校方明确教育教学的问题所在,也可以让企业对人才进行考察。传统的中职电商专业教学在英语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论上安排的时间过多,会加重学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改革后应当更加注重知识的可操作性,例如专业知识学习后的短期实习、技能竞赛等活动都需花费一定的教学时间,这些手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技能进行亲自操作和使用,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建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模式 无论传统专业还是新设立的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都是能够让中职学生的能力无限接近企业要求的一种有效途径。企业是学生毕业后必须面临和经历的,也是现代中职教育的根本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者;中职院校则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重要场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代的革新密切程度不如企业。所以笔者认为可以让企业中的员工步入校园传授经验或者讲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尽早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这样深入的换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能力获得更大的提升,也更加贴近企业的人才录用目标。同时,深化校企合作也可以让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使教师从更加专业的角度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进而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正,同时也能够让教师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来探讨中职电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毕业生就业需求不断提高,但是企业需求的是人才,并不是庸才。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电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意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推进中职院校电商教育教学的改革步伐,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陆蓉.浅议电子商务专业“四段递进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J].交通职业教育,2015,9(03):100-1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