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师生站在学校文化“正中央” |
范文 | 张荣照 文化因人而生,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同样,文化因人而存,离开了人,文化就会失去价值,唯余冰冷的符号。 学校文化是什么?是一所学校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的融合。如果把学校比喻为“人”的话,那么,学校文化就是这个“人”的气质和基因。建设学校文化,一定要让人站在学校文化的“正中央”,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诠释学校文化所蕴含的意义;要对学校多年的故事积淀汇总,以形成精神和文化,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近段,笔者入校调研检查时遇见两件事,触动很大—— 一是一所小学嫌几棵老柳树太丑,要刨掉,我让校长一定留下最后一棵;二是一所初中要把一排胳膊粗的紫叶李树换成新树种,挖土机在树旁已挖出一条深沟,移栽在即,我当即制止。 学校有错吗?没有!绿化、美化校园,他们的初衷是好的。然而,这却暴露了他们对留存学校历史的无意识,以及对学校文化内涵认知的肤浅。“学校从哪里来”,是构建学校文化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且不说树木成活不易,学校任何一棵老树、一处老建筑,都记载着学校的一段历史,承载着一代人悠长的记忆,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毁掉。 所以,建设有内涵的学校文化,就是要从珍惜校园的一草一木开始。“情景”二字含义精妙,在人们的眼中,无“景”不带“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学校文化建设,务必要把学校的一路一石都赋予意义。 比如,滑县向阳小学,墙壁粉刷、环境美化,全部是教师自己动手完成的。辛苦劳作之后,望着修葺一新的校园,教师的成就感和主人翁责任感油然而生。大寨乡小田小学则是让学生参与墙体绘画,一面面稚拙的涂鸦墙,体现着学生的质朴与纯真。更多的学校,则是把墙壁、橱窗作为展示师生作品与先进事迹的平台,定期更换内容。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都牵动着师生的神经,吸引着他们的目光。这是对他们影响最大、最温暖的学校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校长的教育思想只有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同,才能成为真正的学校文化。一定要让尽可能多的教师与学生参与到学校文化创意之中。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学习的地方,其设计、美化、绿化等环节,最好让师生参与其中,共同创造。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 三年学校靠领导,十年学校靠制度,百年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正是通过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滑县一中校史馆里,陈列的一页页发黄的档案、一张张斑驳的相片,无不在言说曾经的故事。编修校史,就是追溯学校文化的前世,写好学校文化的今生,让学校历史再现在一届届学生面前。 听到过,过眼云烟;看到过,历历在目;体验过,沦肌浃髓。教育的实质就是教化,教而化之。最好的教化是在体验中感化。学校要尽可能地创设演绎故事的机会,寓教育于潜移默化中。学校应把当下优秀的师生个体,树立为学校的英雄与榜样,让他们成为学校最有力的教育力量。 学校因故事而丰盈。深厚的故事积淀是文化的母体,有生命力的文化一定生長在学校的故事里。而学校师生是故事的主人公,一定要让他们站在学校文化“正中央”! (责 编 帕 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