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探析 |
范文 | 向长征 [摘 要]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要立足于生命本体、立足于生活世界、立足于生产实践,开发各个阶段内容互相衔接、由浅入深的职业生涯教材体系,突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加强学科渗透,以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逐步探讨职业生涯与个人生存、兴趣爱好、人生发展的关系,增强中小学生的职业敏感度,提升其职业发展素养。 [关键词]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策略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既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在所从事的一定职业中通过生产劳动求得生存,获得幸福感,进而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发展。然而目前有很多学校在中小学阶段过于关注升学,对贯穿人们一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缺乏重视,因而造成很多中小学生只知道为分数而学、为升学而学,等到高考填报志愿时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对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也感到茫然,缺乏对职业应有的认知,失去了发挥人的个性特长开发职业潜能的最佳时机。由此导致“学而不用,用而未学”以及工作后“频繁跳槽”的现象,造成诸多教育资源的浪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提升劳动力和技术要素的品质,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亟需加强中小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 一、明确中小学各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 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要立足于生命本体、立足于生活世界、立足于生产实践,探讨职业生涯与个人生存、兴趣爱好、人生发展的关系,致力于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分析社会需要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及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及早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而且要教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升性格品质,拓展兴趣爱好,尝试对自己的特长、兴趣方向进行探讨,了解与其关联的专业、职业、生活方式,开展自我诊断,搭建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之间的关联,为自己将来的生活作出初步的选择,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提升職业发展素养。 1.小学阶段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初步认识不同职业的素养要求,参与简单的职业体验活动,对职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工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快乐。根据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我意识,激发他们交流合作、遵守规则、制定计划、承担责任等思想动机,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质,并初步产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对自身发展潜力与未来人生道路的关注。 2.初中阶段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性格特点,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优势,明确职业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无好坏优劣之分。初步开展职业探索,加深对职业素养的认识,加深对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的理解。初步了解自己向往的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初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结合自身特点与社会需求,开始从职业角度审视自己,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了解晋升的路径,制定发展措施,激发职业方向性的内生动力,理性对待学业成绩,理性分析成才之路,合理进行升学选择(普通高中或中职教育),培养一定的职业决策能力。 3.高中(中职)阶段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身条件、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分析家庭条件、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融入专业发展、职业规则,认识专业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开展职业定向和职业探索。通过“职业适应性测试”,了解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和专业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劳动观,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升性格品质,拓展兴趣爱好。根据客观条件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围绕目标设计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合理规划学业及人生发展方向。掌握从业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计划地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努力,并根据社会发展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参与社会、从事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态度。 二、突出职业生涯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历来是教育的主渠道,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学校要把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必修课,小学阶段每周开设1课时,初高中阶段每周开设2课时,与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多学科渗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职业的变迁,前瞻性地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质规划人生发展方向,认识职业意义,了解职业生活,体验职业要求,树立职业理想。 1.开发好职业生涯教材 中小学职业生涯教材应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包括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职业生涯的特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职业理想及职业理想的实现。二是认识发展条件部分。包括个人的性格、兴趣、职业价值取向,专业与其关联的职业群,职业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个人的基本条件、家庭条件、社会条件,行业、产业发展方向。三是发展目标及措施部分。包括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根据自身与社会需要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阶段目标的特点及设计思路,近期发展目标的确定,制定达成目标的发展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发展措施。四是从业知识部分。包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正确择业,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就业准备,创业的素养,创业准备,编制创业计划书。五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部分。包括认真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具体措施,检测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根据社会发展合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编写教材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方向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形成中小学各个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职业生涯教材体系。 2.注重多学科渗透 职业生涯教育是个长期的思想引导过程,不能简单地靠每周一两节职业生涯课达到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各学科教学的合理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有效手段,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挖掘学科潜在的职业生涯教育素材、理念以及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弘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上册选用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体现了语文学科对初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推动作用。“‘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今日所讲,专为在职业及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有所体验的或者身边的职业,抑或教师自身职业这些鲜活素材,把这篇课文讲好讲细,无疑就是对学生进行生动的职业生涯教育,将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以活动提升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感悟 职业生涯教育是与社会生活相融的开放型的课程,其教学必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行业、企业等教育资源”,从而建构开放的学习体系,拓宽职业生涯学习和职业精神建构的渠道,广泛开展企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活动,以活动促使学生对职业进行深入的体验与感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感。 1.开展专题教育 在中小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社团活动中,广泛开展职业生涯专题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合理采取论坛沙龙、主题演讲、主题征文、职业生涯设计和创业设计比赛、校内职业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理想前途教育,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展望未来理想的平台。邀请杰出校友、人力资源专家、社会各界优秀人才进入校园,开展讲座报告、人物访谈、职业介绍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感觉、寻体验,在活动中陶冶职业情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 2.强化职业体验 教育部等部门从2016年起对做好每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工作强调,职业院校要面向中小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结合本校特点,开展职业体验观摩、校企合作成果展示等活动,方便群众了解职业和职业院校,促进中小学生发现职业乐趣,感受现代职业教育特色与魅力。中小学校要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企业参观、行业调研、岗位体验、角色扮演、社会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获得对不同职业的亲身体验[1]。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的根本性原则。教育者要破除“关起门来教书”这种封闭的错误的教学理念,也要破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观,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区、走向农村,进入工矿企业、机关单位、部队高校,了解各行业的现状、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各种职业环境要求、各种工作角色的特性及工作者的工作状态、职业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各种职业的社会意义,尝试自己喜欢的工作者的工作状态[2]。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学生将走近社会,感受生活,提高对工作世界的认识。 3.营造职业文化环境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摆脱一些标语口号式的浅层建设,提升文化品质。应将体现职业精神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标准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避免一些赤裸裸的拼高考拼分数的语言导向,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尊重职业、尊重劳动。利用校园广播电视、黑板报、文化长廊等多种文化传播形式,广泛向学生宣传有关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信息,把握社会各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职业敏感度,为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奠基。 参考文献 [1]厦门市教育局. 关于在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通知[EB/OL].http://www.xmedu.gov.cn/xxgk/yzdgkdqtzfxx/201611/t20161125_1383192.htm,2016-04-25 [2]喻承志.打开职业生涯教育这扇窗[DB/OL].http://www.jxteacher.com/ycz/column33164/f3cbf3bb-51ca-4e1d-aa40-fb8fa705b395.html,2011-9-22. (責任编辑 张慧籽)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