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用认知冲突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技巧 |
范文 | 苏文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展概念教学。 一、以学具制造认知冲突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为例,教学内容是“认识角”。笔者挑选了三种学具(吸管、绳子和圆形的纸片),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一种制作一个角。学生在小组内开始了自主探索,用不同的学具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角。 教材中,原本只是用两根小棒摆一个角,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具略显简单。因为小棒是直的,不能弯曲,也不能代表更丰富的线型;两根小棒很容易就形成一个顶点,反而容易使学生忽视“顶点”的存在;小棒普遍都是一样的长度,容易让学生误解成“角的两条要一样长”。因此,笔者选用了以上三种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而这三种材料各有所长。 一是吸管。不同学生在对折吸管时,形成的角的两边不一样长。这使学生产生疑惑:是否只有两边一样长的才是角?这就为后面学习“角的大小跟两边长短无关”做出了铺垫。 二是绳子。用绳子做角时,角的顶点不容易形成,边也容易弯曲。在操作过程中,各小组更可能形成差异,有的小组可能会摆出较规范的角,有的却不能摆出规范的角。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从而对角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是圆形纸片。这是为了让学生思考曲线和直线能否形成一个角,并举出反例,为角的概念的形成埋好伏笔。 以上三种不同的学具,都会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思考什么样的“角”才是真正的角。学生在辨析中纠正了可能出现的错误理解,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最终形成了角的定义:角是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二、以情景制造認知冲突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小灰灰和小伙伴玩射击游戏,爸爸灰太狼对小灰灰说:“只要你的射击成绩达到你们小组(7人)的中上水平,就带你去欢乐谷玩。”很快成绩就出来了,小组平均成绩为85环(课件演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推测小灰灰只有射中85环以上,才能达到“中上水平”。这时教师再出示小灰灰的成绩——87环,学生发现小灰灰已经超过了平均成绩,所以认为小灰灰达到了中上水平。“可是,爸爸灰太狼要等到其他6名成员的成绩出来后,再做定夺。”教师补充以上说明后,再用课件展示全体小伙伴的成绩(见表1)。 在学生看完表中的成绩后,教师再次问道:“你们认为小灰灰达到中上水平了吗?”有的学生认为,小灰灰是小组第6名,也就是倒数第二名,从排名来看,他没有达到中上水平;也有的学生认为,小灰灰比平均成绩高,达到了中上水平。至此,教师又引导持两种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同时教师加入较弱势的一方,进一步加深认知冲突。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因为A同学只有23环,拉低了小组的平均成绩,显然和平均成绩比就不合适了。那么,应该和谁比更合适呢?学生们又纷纷表示,跟C同学比更合适,因为97分排在中间位置。至此,便引出了一个新的统计量——中位数。 这样,教师在轻松有趣的卡通情境中,通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激发思维、主动探究,了解到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体验中位数的产生过程并认识引入中位数的必要性,理解了中位数概念形成的原因。 三、以实验制造认知冲突 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一课时,可通过实验制造认知冲突。教师手中拿着一大一小两个烧杯,实验分为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对两个空烧杯进行对比。教师请学生想一想哪一个杯子的容积更大,学生一致认为大杯的容积大。第二步,在大杯里装很少的水,将小杯装满水(大杯中的水明显比小杯中的水少)。教师问:现在谁的容积大?有的学生说小杯容积大,有的学生认为还是大杯的容积大。教师请学生展开讨论,并说明理由。第三步,用实验证明大杯容积大。方法1:将大杯和小杯都装满水,再分别将其倒入大小相同的两个杯中,通过比较,看哪个装的水多。方法2:将大杯装满水倒入小杯中,看有没有溢出。 通过以上实验,制造认知冲突,即到底是大杯的容积大还是小杯的容积大,进而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容积的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在这个实验活动中,学生在观察杯子的同时,也获得了对容积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逐步上升至理性认识, 进而从本质上认识并理解了容积的概念。 四、以游戏制造认知冲突 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倒数”一课时,笔者设计了由三个环节组成的游戏。 在第一环节,教师请一位学生表演倒立,并列举了一组互为倒数的例子3/4和4/3。在第二环节,教师说:“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小王同学的倒立表演,也知道3/4和4/3是互为倒数的,那么现在我们两人一组来做‘你说我写的游戏。一个人任意说一个数,另一个写出它的倒数。然后两人互换,一人说数,另一人写出倒数。看哪个小组写得最多。”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节,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游戏兴致很高。在第三环节,教师提出:“大家相互给出了很多数,并都能写出这个数的倒数,但是我觉得你们给出的数太容易了,有没有人给出一个让对方写不出它的倒数的数?”这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有哪些数的倒数,能让对方写不出来呢?学生认为倒数是将某个数倒过来写就行了,但很多数用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比如有的学生问:1的倒数是1吗?这一问题就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了。 数学概念既是数学法则的组成部分,又是进行数学判断的重要依据。概念、判断、推理又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因此,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标,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概念的具体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概念教学设计、把握概念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郭向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