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特色学校发展实施路径的探究 |
范文 | 张虹 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是一所历经了灾难性毁灭后涅槃重生的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震后重建及改革发展经历了校园重建、探寻办学方向、分层分类实施特色发展、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四个阶段,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一、震后的校园重建(2009—2011年) 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原名四川省东汽中学,前身是大型国有企业厂办高中学校,也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学校曾创造了辉煌的办学历史,但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剥离移交地方政府政策的影响,其办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5·12”大地震带来的惨重伤亡和校园损毁,更是将学校的发展推入了谷底。但学校师生表现出了卓越的抗震救灾精神,不仅受到了党和国家的表彰,也得到了来自海军的援建。 二、探寻办学方向(2012—2013年) 在德阳市区异地重建的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初期由于学校管理滞后等其他原因,生源质量和数量均不及城区其他学校,教职工队伍缺乏凝聚力,再加上震后教学质量不高,使学校办学陷入危机。为了改善生源结构,学校进行过许多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后来,学校从自身出发,不断反思,总结了四大要领:一是教育的本义和目的应该是构建人的美好生活;二是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为他们找到一条成才的道路;三是学校、家长、社会过于追求高分,忽视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四是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基于以上背景,学校形成了新的办学理念体系。一是教育思想——寻求合适的教育。将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其特长发展,构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二是办学思想——突出“两类”教育,建设“特色”高中。同时开展文化和艺体教育,不断完善学校“军科体艺”特色发展模式,让学生在文化学习之外,具备一定的专业才能和发展潜力。三是办学目标——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学习,助学生成功。从德育、教学、学校三个层面制订办学目标,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助推学生成功成就学校成功。四是办学愿景——创德阳教育品牌,做特色教育典范。立志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新的办学理念体系指引下,学校调整了办学方向,就此拉开了特色发展的大幕。 三、特色引领, 分层分类求发展(2014—2016年) 1.提炼特色,走特色兴校之路 经过充分挖掘和提炼,学校逐步形成了“军科体艺”四大办学特色。 一是艺术特色。学校加大硬件投入,充实艺术教师队伍,创建艺术名师工作室,配套组建文化教师团队,加强艺术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编写,积极推行艺术课改,举办艺术节,集中展示各类艺术成果。 二是体育特色。学校以健康快乐为核心大力推行体育课改,扩大学生的参与面;通过专业训练加强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展以军体拳为特色的大课间活动。 三是科技特色。学校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将科技课纳入课程体系,配备专业的设施设备和教师,组建机器人比赛代表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是军事特色。学校以海军援建为契机,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角度着力打造国防特色校园文化,积极与海军工程大学和海军相关部门开展交流活动,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2.突出艺体,拓宽学生的学习之路 唱歌跳舞、杂技武术等常规特色并不能支撑一所高中学校的发展,高中特色教育还要能够帮助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于是,学校决定在“军科体艺”四大特色中,重点突出艺体特色教育,在艺体上做文章。学校按专业成绩建制设班,同时开展文化教学和专业教学。鉴于美术类学生较多,学校就结合学生学业表现将其分成A、B班,形成了按学业表现分层,按艺体专业分类的办学格局。如今,学校的艺体教育和文化教育并驾齐驱,已位居全市艺体特色教育首位。 四、以学定教, 打造高效课堂(2017—2020年) 尽管学校实现了按學业表现分层,按艺体专业分类,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课程设置的问题,即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没有依据学生的学情适时调整,以教材为本、以文化为纲的做法没有得到改变,没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在“分层分类”施教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师如何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制订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组织多样、有效的学习方式,采用合理、高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设置在规划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应该以学定教,即以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发展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策略,做到“以学生为本,从教师走向学生”。 实施“以学定教”,首先要厘清“三个值”:一是学生的状态值,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状况;二是学习的权重值,即学生高中三年将要达到或基本达到的文化程度;三是学生的学科需求值,即将权重值和学生的状态值合理地分解到各个学科,形成各学科教学的分数值。从学生的状态值跨越到学生的需求值,就是达到了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学校据此在学期教学任务中对教材进行了重构,调整了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的课时需求,重新设定、编排与之相配套的课内练习、课外作业等。因此对教师来说,“分层分类,以学定教”将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这还需要教师做好两件事:一是确定适合自己的教学层位(层级和位置),二是在相应的教学层位推进“以学定教”。 随着教改的深入、办学方向的多元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分层分类的打造也势在必行。选择确定好适合教师的教学层位是学校当前的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在“以学定教”的实践中迅速成长,才能逐渐形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格局,才能造就适应学校发展、适合学生成长的名师,才能培养学有所成、学有所长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以上所述是四川省东汽八一中学自灾后重建以来走过的一条“重建—反思—特色发展—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为学校的高位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张慧籽)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