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校本研修机制的实践研究 |
范文 | 赵瑛群 方慧琴 “互联网+”已成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的标志,相互融合所蕴含的丰富改革变量正让传统的教育发生着实质性变化。为此,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在校本研修中引入“互联网+”的理念和信息技术,努力跨越学科界限,打破校园围墙,打破行业边界,全面建設互联网智能学习环境,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发展。 一、健全以“互联网+教育”为核心的 校本研修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正副校长为正副组长,各学科教导和信息办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各学科、各领域的校本研修推进工作。 1.学科与技术教师互动研讨机制 每年9月,学校信息办对全体教师进行“互联网+教育”技术新功能、新资源开发的介绍,解除教师技术操作的障碍。学科教师遇到教学设计技术上的问题,会及时和信息办教师一起研究,着重分析信息技术如何有效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确定资源的呈现和反馈方式;优化调整课堂教学技术运用流程方案,使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2.学科组每月大主题教研机制 面对“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仅靠学科教导进行指导是不够的,学科组把“互联网+教育”的研究与日常教研组、备课组的常态研究有机融合,努力做到研究的内容、主题同步。在研究过程中,采取“同伴互助、教研相融、协作共进”的研讨方式。骨干引领、同伴互助,聚焦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开展群体磨课,加大课前、课后的研讨力度,形成了“互联网+教育”每月一次的学科教学“四合一套餐”研讨活动,通过“主题介绍—研讨课观摩—执教者自我反思—集体研讨优化”的套餐流程。通过备课组长的介绍,使全体教师了解备课组在第一层面的研究中所关注的内容、呈现的问题、提出的策略、期望的目标等,了解前期研究的进程,明确观课的聚焦点,提升教研组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了各梯队教师。 3.实验组的跨学科教研机制 在“互联网+”教学的日常化研究推进中,除了有各学科研究团队,还有跨学科实验组团队。实验班既是实验教师的实践基地,更是团队教师的培训基地。实验教师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有备课组、教研组、实验组、信息办等团队作后盾。在跨学科教研中,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商讨平台运用的方法,交流运用技术在互动、反馈、精准性、个性化方面的有效策略,共同为解决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达到学科互启、优势互补。 二、以微课建设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整体变革 学校以微课建设促进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初步建立了“三步四式五性”的数字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基于技术与平台,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适度挑战,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初步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的数字课堂基本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合作交流、参与体验的课堂学习过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1.三步 “三步”,即课前导学类微课、课中释疑类微课、课后延展类微课。各学科组紧紧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要求,建设微课资源库,根据不同时空学习的需要,分为“导学类、释疑类、延展类”微课,以满足学生课前前移预习、课堂同步学习、课后巩固拓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自适应”学习需求。语文学科微课有名篇赏析类、作文指导类、语文文化类等;数学学科微课有实验演示型、问难答疑型、错题讲解型等;英语学科微课有字母教学类、阅读技巧类、文化习俗类等;综合学科微课有创意设计类、技巧分解类、动手演示类等。 2.四式 “四式”,即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和思维提升。数字化课堂的教学流程,拓展了课堂教学时空,也使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创新探索等学习方式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得以实现。 3.五性 “五性”,即教学目标准确性、组织教学合理性、学习时空延展性、学习状态主动性、学习效果高效性。学校不断调整和完善“五性”课堂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转型(见表1)。 微课是撬动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支点,“三步四式五性”数字化学习模型的构建,不仅变革了教与学的方式,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快乐学习的需要,使有意义学习转化为有意思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近几年的区微课程征集与评选活动中,学校教师的微课作品获区各类等第奖共有一百多人次;在每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例评比活动中,学校共有6位教师的课例获全国一等奖,9位教师获全国二等奖,6位教师获全国三等奖;在2015—2018年四届“一师一优课”评审中,共有10位教师的课例获评国家部级优课;学校先后承担了15场专题性数字化学习展示活动。 三、构建以考核评价为激励引导的 教师梯队培养 “互联网+教育”的应用类型从学科应用、课堂应用到校园活动、课外应用,努力实现常态课的提质、研讨课的特色挖掘和学校特色活动的应用。学校强化激励引导,全面激发实验教师参与研究的内在动力,通过科研和教学资源共建,有效激发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1.有机整合学校活动 在每年的主题活动中,学校会选择与“互联网+教育”相结合的学生活动,在活动内容、展示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活动中创新,在日常教学中开拓思维。 如每年3月份的读书节是传统校园主题节活动,尤以“好书漂流”为主题的好书交换活动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语文组会联合美术组开展创意书签的制作与评比活动。语文组收集书签的发展历史与种类等传统文化素材并制作书签微课;美术组将在美术课上播放微课,指导学生用不同材质制作书签,并进行评价。 又如,每学期家长会主要是班主任和语数英学科教师参加。随着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关注,学校决定引导家长对全学科的关注,因此,要求音体美学科教师也参与到家长会中。但这些教师都是跨年级同时教多个班级,如何兼顾呢?以体育学科为例,学校运用微课技术,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向家长反馈年级学生的整体体质与体育情况,并分析优势与劣势;再结合年级体育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告知家长各项内容的考核标准,并罗列一些课后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逐步做到家校同步推进,共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学校还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品格教育有机整合,梳理各年级段学生发展需求及普遍存在的行为问题,并将其制作成微课或微视频,成为学生可视、可操作的教育资源,使教育更有成效。 2.积极开发课外资源 区域推出了许多教学类APP,如英语口语100、我爱朗读、纳米盒子等,校园应用已初具规模,深受师生喜爱。学校跨学科联合教研团队还利用在线APP生成系统,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每天或每周定期推送学习资源,使数字化学习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家庭,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深度学习。 3.教学和科研并举 (1)日常研究。第一梯队实验教师:每学期完成5节以上常态课、研讨课、公开课;第二梯队实验教师:每学期完成2节以上尝试课;跟进实验教师:参与培训和组内教师的磨课上课过程,并逐步尝试。 (2)科研研究。实验教师每学期完成1篇电子书包实践论文或案例;积极参加区、校各项比赛。近几年,有二十多位教师的案例在市区刊物发表和获奖。 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数字化学习平台好像点燃了每个人的“小宇宙”,激发了教师主动更新、主动发展的潜能。学校师生共同创造了“墨原公众号”“沐沐作文”“晓云学堂”等个性化的学习新方式。这种来自师生成长与发展需求的主动变革,正释放出教育变革的巨大能量。 (责任编辑 张慧籽)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