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汉语约数表示法
释义

古汉语约数表示法

以两数相连表示约数, 这是古今相同的, 如 《论语·先进》: “冠者五六人……。”“五六人”即 “五六个人”。表示人数不确定。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两种常见的约数表示法: (a) 举其接近的整数。 如 《论语 ·为政》: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诗经》 实际上是三百零五篇)(b) 是在基数词前加 “可”、 “盖”、 “无虑” 等, 或者在基数词后附 “许”、 “所”、 “余”等, 这些词可译为现代汉语中的 “……上下 (左右)”、 “大约 (大概)……”等。如柳宗元《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百许头”即 “大约一百条”。《清稗类钞·冯婉贞》:“敌兵果舁炮至, 盖五六百人也。” “盖五六百人” 即“大约五六百人”。《汉书 ·冯奉世传》: “今反虏无虑三万人。” “无虑三万人” 即 “大约三万人”。 《西门豹治邺》: “从弟子女十人所。” “十人所” 即 “十人左右”。《后汉书 ·皇甫嵩传》:“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 “五万许人” 即五万多人。 《史记 ·陈涉世家》:“车六七百乘余。” “骑千余” 即 “骑兵一千左右”。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