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策略初探 |
范文 | 高志 摘要:中职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不高,归根结底是缺乏“创造性”。因此,从转变数学课堂评价方式、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头脑风暴活动三个方面对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数学;创造性;策略初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在多次讲话和论述中反复强调“创新”。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家已经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中职学生是国家“大工匠”的生力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今后创造性的工作、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激发中职学生的创造性尤为重要。 大多数中职学生中考数学成绩不理想,对数学这门课的兴趣普遍不高。上数学课对于他们来说既累又烦,上课睡觉的现象屡见不鲜,考试不及格的大有人在,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就更不要提什么数学课上的“创造性”了。笔者认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数学基础差,知识断层厉害;其次,心理阴影多,畏惧数学教师;最后,评价方式单一,失去学习信心。 学科教育心理学指出:创造性培养,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其次,要注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最后,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笔者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激发中职学生创造性策略方面初步进行如下的探索。 一、转变课堂评价方式,消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中职学生从心理上畏惧数学老师,是因为他们的初中乃至小学数学基础不好。数学教师不免批评他们“不用功”“上课不好好听讲”,发言错了可能会记差评再加一顿批评,所以中职学生上数学课就怕被提问,有时候明明自己会一些,也说“不会”,自信心丧失。于是笔者转变课堂提问评价方式:首先,课堂发言占总评成绩4分。笔者数学课堂工作记录本上专门有一项就是记“发言”。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说,笔者记下这名学生的姓名,并给予该生相应成绩及表扬。如果学生站起来发言或到黑板上板书,给双倍的加分,并且无论对错都给予相同的奖励。学生的心理压力小了许多,愿意试试的学生渐渐增多,笔者再给予他们语言上的鼓励与安慰,愿意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愿意思考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在此过程中,学生数学课堂的创造性得到了培养。 二、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初中的数学学习,目标直指中考,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没有给学生时间充分地思考实践,没有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这些中职学生的思维速度总比别人慢,创造性受到了压抑。所以,笔者在数学课上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可以直观猜想,可以画图分析,可以同桌讨论,可以自己看书思考,方法自选,只要能说明理由即可。伴随着前面改革的“新发言评价方法”,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创造属于自己个性的答案,提高创造力。 三、头脑风暴小组展示,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榜样 经过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懼怕数学了,甚至还喜欢上了数学。于是笔者为这些“爱数学”的学生成立了“数学社团”,结合目前的学习内容为这些学生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先自己思考,再一起研究,过几天发给他们正确答案,让他们再一次思考、改正。在解题和讨论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笔者还给社团成员讲了“运筹学”的一些内容,让他们“头脑风暴”,如何把“运筹学”与打扫宿舍卫生结合起来。这个课题学生十分喜欢,纷纷开展试验,打扫宿舍卫生的“劳动方案”越来越好,打扫卫生的速度越来越快了,质量越来越高了。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四、结束语 通过笔者以上的探索与实践,学生有了以下的变化:上课睡觉人数明显减少,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他们愿意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其他学生交流,并且愿意一题多解了。看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可以实现的。下一步笔者会探索更多的激发中职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齐建芳.学科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寒江.学习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