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脑卒中颈部动脉狭窄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程度与术前血清炎症指标的关系
范文

    马海涛 桂立强 张严

    

    【摘 要】目的:观察脑卒中颈动脉狭窄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程度与术前血清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对所有患者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前检测血清IL-6、hs=CRP水平。观察术后血管再狭窄程度与术前血清IL-6、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术后轻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IL-6水平、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IL-6水平、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重度狭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hs-CRP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过程、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可进一步研究,作为改善预后水平的参考。

    【关键词】脑卒中;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203-01

    血管支架治疗因具有微创、有效等优势,已成为临床治疗脑卒中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1],得到各大医院的重视。但目前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介入治療术后再狭窄问题。研究术后血管再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并及时给予防治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旨在观察脑卒中患者术后血管再狭窄程度与术前血清IL-6、hs-CRP等血清炎症指标水平的关系,为二级预防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纳入研究,经造影证实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均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其中有吸烟史26例(32.5%),心脏病史8例(10.0%);合并高血脂17例(21.25%),合并糖尿病35例(43.75%),合并高血压63例(78.75%);年龄35-70岁。排除有出血病史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神志不清者,不配合研究者。将所有脑卒中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脑卒中患者术前3d开始每日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阿司匹林300mg,术前2h开始每小时静脉泵入尼莫地平3-6ml,行颈动脉介入手术,并给予抗凝治疗,术后3d内每日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1.2.2 血清学指标检测方法 血清IL-6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s-CRP含量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量。

    1.3 狭窄程度分级 轻度狭窄:0-49%;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

    1.4 统计学分析 指定研究人员记录、评定观察指标,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有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术后再狭窄程度分组 结果记录,本次研究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轻度狭窄5例,中度狭窄45例,重度狭窄30例。

    2.2 术后再狭窄程度与术前炎症指标的关系 如表1所示,术后轻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IL-6水平、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IL-6水平、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重度狭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L-6、hs-CRP等炎症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临床上常用血清炎症指标的变化来作为评估支架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有研究表明,IL-6、hs-CRP等炎症因子的升高会增加颈动脉血管壁增厚的危险。本次研究表明轻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IL-6水平、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重度狭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过程。术后轻度狭窄患者、中度狭窄患者IL-6水平、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轻、中度患者炎症因子含量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综上所述,IL-6、hs-CRP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过程、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可进一步研究,作为改善预后水平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嗣欣,周丽红,赵亮.颅内外血管狭窄内支架形成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6):684-686.

    [2]Kim BS,Jung HS,Bang OY,et al.Elevated serum lipoprotein(a)as apotential predictor for combined 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Atherosclerosis,2010,212(2):682-688.

    [3]姜卫剑,王拥军,杜彬,等.经皮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4):243-246.

    [4]张海潇,穆民.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程度与术前血清炎症指标的关系及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J].广西医学,2018,40(19):2343-2344.

    [5]Duan Y,Li G,Yang Y,et al.Changes in cerebral hemodynamics after carotid stenting of 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4):7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