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关系
范文

    赵海龙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心理学术用语,主要指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大学生在社会中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与社会上的青年不能够完全等同。心理是否健康一般是通过量表测量,其标准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心理健康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关 键 词]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298-01

    大学生是社会上重点关注的群体。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建设者。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经研究发展,大多数都存在轻微的心理问题,并且其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及研究概述

    关于心理健康的涵义,不同的专家和学者都具有不同的概念和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了十条被认为是经典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够恰当地了解自己,能够恰当地评价自身的能力;(3)生活的理想符合实际情况;(4)不脱离周围的现实环境;(5)能够保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够宣泄和控制自身的情绪;(9)在不影响团体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满足个人基本需求。

    在现阶段,国内专门针对贫困家庭中的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研究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家庭环境因素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一)家庭硬环境因素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父亲下岗或者无业的贫困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容易形成躯体化和敌对心理状况,心理健康的水平也比一般的学生差。在心理健康的强迫性因子上,母亲的职业是管理干部或者是退休的子女在强迫性方面显著高于其他的贫困生,这或许是因为这类家长对子女的干涉比较多,对子女的选择干预比较多,因此子女会变得无奈。而对母亲是文盲的,其在认识问题上,眼光不够长远,对教育子女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有着希望子女能够成为人中龙凤的强烈愿望。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变低。

    (二)家庭软环境因素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父母教养方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情况以及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是过度包容,对子女不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价,不能够满足子女全方位发展的需求。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中,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到了大学之后,不能够很好地面对贫困带来的重重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差。而处于民主教养方式中的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小,具有很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也会更加合群,随和地对待他人,在面对贫困时会积极地去面对,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2.亲子关系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研究中发现,与父亲冲突较多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差。关于这种亲子关系,贫困生在大学读书期间与家庭进行联系最主要的是生活费和学费,而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有的父母就会蛮横地拒绝甚至责备,这就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同时,贫困家庭中的父母对孩子抱有更多的期待,但是很多贫困生忙于做兼职补贴生活,这样就会使学业方面有所落后,这就与父母的期望产生矛盾,造成心理状况变差。

    3.父母的婚姻情况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父母的婚姻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感情不和或者是关系淡漠都会使贫困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绪,阻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会因为父母的感情状况担忧,长时间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差。同时,与家庭联系比较少的贫困生的心理条件比较差,这是因为学生心中的苦闷或者是抑郁没有得到及时发泄,长时间地积郁心中,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

    三、结束语

    近几年来,贫困家庭的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现象逐渐增多,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还与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婚姻状况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崔振邦.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1):59-62.

    [2]杨绍坤.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91-194.

    [3]李志红.某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9(5):857-859.

    [4]孔德胜,杨晓梅.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35-43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