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大专生学习责任心的人文教育探讨①
范文

    李耀先

    [摘 ? ? ? ? ? 要] ?学习责任心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大专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学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人文教育是培养大专生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也是进行学习责任心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分析大专生学习责任心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 ? ?键 ? 词] ?大专生;学习责任心;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57-01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责任心亦称为学业责任心或学业责任感,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责任心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学习责任心缺失是当前大专生学业倦怠现象的主要原因。学习责任心教育有利于大专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提高学业成就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人文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专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具有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这样必将增强其学习责任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

    二、大专生学习责任心及人文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大专生大多既缺乏文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缺少熟练的专业技能,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目标不明,普遍存在学业倦怠现象;自控能力较差,人格残缺,心理脆弱,无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交流沟通,言不由衷,逻辑性不强,错别字、病句随处可见;较少自主涉猎人文学科,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知识来源以课堂为主且效果不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理想,自我效能低下,在学习压力下知难而退,教师、家长教育方式方法欠妥。大专生人文素质和学习责任心教育亟待加强。

    责任就是明确并忠实履行自己和关系他人的义务,敢作敢为,勇于担当,尽心竭力地完成任务。关键时刻能义无反顾,工作学习精益求精,并对事业有奉献精神。有责任担当的人做事从不推诿拖沓,也不怨天尤人,为人不仅能同享阳光,更能共擔风雨。学习责任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和义务,并履行学生角色的心理倾向。时代要求大学生具有胸怀天下、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使受教育者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理想人格,提升精神境界。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是求“善”和求“美”,而科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是求“真”。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坚实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强力支撑。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文以治国,理以强国。人文精神是安身立命之基,立国治国之本,也是培养学生理想人格、责任担当的重要途径。不言而喻,也是培养大专生学习责任心的必由之路。

    三、大专生学习责任心人文教育的途径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在以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大专生责任心教育提出以下对策。

    (一)以培养“责任公民”为目标

    美国在强调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提出“责任公民”的概念,注重培养青少年遵守规则、信守诺言的社会责任。首先要不断加强责任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教育学生人生就是一个磨炼的过程,应该在风雨中奔跑,泪水中成长,拼搏中展望,面对学习应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教材建设。思想政治课是大专院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教材是重要载体。打好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需要教材与时俱进,贴近生活,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将责任教育的内容融入经过系统设计的实践活动之中,注重人文关怀,并将其转化为学生情感、生活、学习、就业的动力。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进行人文教育,还要加强学习管理,深化职业教育,构筑培训平台、竞赛平台、合作平台。教师要进行学生创业技能指导,弘扬“工匠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增强岗位适应,助力实现人生梦想。

    (三)加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读经诵典,受益匪浅。古代仁人先贤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又有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还有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高尚人格。人以诚信修德,学校要开展践行诚信承诺书和诚信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诚信考试,诚信上网,诚信借贷。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我们要教育学生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育之情,增强不忘初心、负重前行的责任意识。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他们的师德状况、教学水平、人格特征,尤其是工作责任心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大专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时代特征的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

    (五)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教育合力

    研究认为,父母的责任心对子女有直接影响。同时,社会风气、大众传媒、同辈群体、教育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也影响学生责任心的形成与发展。大专生的学习责任心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大专院校更有责任统筹协调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浮华时世的责任教育使命[J].教育科学研究,2015(11).

    [2]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学,2017(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