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中职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
范文 | 杜列平 [摘? ? ? ? ? ?要]? “谈数色变”是中职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普遍感觉。如何克服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厌倦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摆在中职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从如何利用“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运用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结合专业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中职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三适性”原则,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对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关? ? 键? ?词]? 创设问题情境;中职数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28-0090-02 由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且大部分学生不用面对升学的压力,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比较消极,不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往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师一贯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他们对数学课堂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数学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知识获取的过程,也是学生心智水平提升的过程,是他们思维模式形成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应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具有探究氛围的环境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意义 有效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首要位置。教师如果将学生边缘化,那么他们对学习活动也会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甚至会有厌倦和敌对心理,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极其不利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不仅能够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其在短时间内投入学习状态,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知识与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利用“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与社会生产与生活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往教学中教师对中职数学知识的讲解仅停留在数学知识表层,没有进行必要的延伸,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没能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使数学教学失去原有的价值。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讲“指数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入“生物细胞的分裂”相关知识,为学生讲解细胞的产生过程,即细胞由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以此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指数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体现,增强他们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实验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整节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学“线与面垂直的判定”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实验: 1.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的纸片△ABC中,过A作AD⊥BC,垂足记作D。 2.沿着AD对折△ABC,使其成为一个二面角,再将对折好的纸片中BD、CD边放在平面a上。 3.此时,创设问题情境:(1)折之后的纸片△ABC,AD与BD、AD与CD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直线AD与平面a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若想让AD垂直于平面a,则AD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4)假如AD垂直于平面a中的两条平行线,判断AD与平面a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样由易到难、层层递增的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垂直的判定开展,能够落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让他们在充分乐趣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这样的教学效率相比传统单纯的语言讲得效率要高得多,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三)在数学故事中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会产生渴求掌握知识的原动力,才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着重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在讲述数学故事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且还有助于丰富数学课堂,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这一课时,笔者为学生讲述了古印度国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金子与小麦的故事,并提问学生:“发明者不要金子而要小麦,你们觉得傻不傻?”在调动学生听课兴趣的基础上引入所学内容,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其产生认知需求,从而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数学方面的著作和趣味故事,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更多的素材,这样不仅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而且也实现了知识与素养双提升的目标。 (四)结合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应该是教与学双向合作,而不是教师主动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学习毫无意义,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通过调动他们的已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新知识的问题情境,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既是对旧知识的重组与改造,也是对新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这一课时,以前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将公式直接告诉学生,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能够很快记住,但是没有推理和类比的意识,这种记忆终归是短暂的,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毫无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笔者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内容,对正弦、余弦我们是怎样定义的?在学习了角的概念推广之后,又学习了锐角推广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知识,现在我们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定义正弦和余弦呢?是否可以将之前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一步推广到任意角呢?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基础,通过思考与讨论,能够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关系。 (五)结合专业课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学科交叉教学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然而,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不关注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这使中职学生没能将自己的专业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学中学到的抽象逻辑推理知识运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加强数学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如在机电班数学教学中,笔者在讲解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课程时,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 (1)通过观察图1,如果只合上一个开关来接通电路,一共有几种方法? (2)通过观察图2,探究合上两只开关来接通电路又有几种方法? 第(1)题学生可类比分类计数原理,第(2)题学生可类比分步计数原理,通过这样一种教学设计,使学生将数学思维运用在理解机电知识上,不仅能够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能促进其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 三、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一)适用性 适用性是指教师创设的问题要适合多数学生,学生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才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标。因此,问题情境一定是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基于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水平选取有效的、针对性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提出与其接受能力相适应的问题,问题之间的跨度也要把握适当。 (二)适度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坚持适度性原则,充分体现问题的探究价值,切不可过度营造氛围而让学生长时间处于兴奋和激动的状态下,这样学生容易玩性大起,从而失去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意义。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做好学生的情绪调控。 (三)启发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让整个学习过程提升到学生学习方法上升的层面上。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提不起探究兴趣,过于复杂,学生容易产生思想惰性,失去探究动力。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符合中职学生的思维特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问题的价值。 四、结语 总之,数学对中职学生来说是很难学的一门课,这种体会在中职数学教师中更加明显。教师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方面。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创设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充分發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从而也提高了中职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枝旺.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6(31):182. [2]夏群.以问题情境教学提高中职数学课堂的参与度[J].职业,2014(27):133-134. [3]陈海霞.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宁夏教育,2010(9):48-49. ◎编辑 冯永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