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维导图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范文 | 王敏 [摘? ? ? ? ? ?要]? 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核心专业课程之一,理论知识信息量大,学习难度大,对高职护理学生来说,学习要求较高。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内科护理教师研究的重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思维工具,能够使思维过程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已被引入医学及护理学教学中并取得显著效果,期望能够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关? ? 键? ?词]? 思维导图;内科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18-02 一、内科护理学教学特点 内科护理学是通过对内科患者全面实施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即以内科医学理论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护理学生临床实践前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主修课程。由于内科疾病病情复杂多样,理论知识体系庞杂,涉及内容繁多,包括绝大部分内科常见病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相关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技能操作练习、人文沟通、护理等多方面知识内容,由于学习课时有限,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尤其针对高职院校的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为提高教学效果,要求护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诱因、发病机制、身体状况、辅助检查等,学会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找出主要护理问题,制定并执行护理措施,通过视、触、叩、听等评估方法收集患者的有效病例资料,利用所收集的资料判断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而结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给出合理的护理方案。与此同时,护理学生还需掌握常见的护理技术以及常见床旁仪器的操作,如心电图机、血糖仪、输液泵、血液透析、呼吸机的正确使用等,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帮助护理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活跃的临床思维。而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往往以灌输式为主,被动接受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缺乏直观认识,难以形成系统,不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内科护理学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而非疾病本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培养护理学生的全局观和发散性思维,使其能够综合地解决多元化问题,而非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如何找到让护理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强行灌输,学生如何通过理解去掌握内课护理学相关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这将成为内科护理学教师重点探讨的内容。 二、思维导图的源起与应用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辅助思维工具,它以发散状图形的形式存在,通过不同的颜色、形状从一个中心发散出层级分明的思维路径,使思维过程更加具体形象化,从而帮助使用者更直观、更系统化地管理信息,并优化思维方式[1]。思维导图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系统化、网络化的思维模式。同时思维导图对提高阅读能力、记忆力以及开发智力等也有显著效果。它不但可以作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也是一种操作性极强的评价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护理教育领域由来已久,其独特的色彩形态以及绘制过程很具有趣味性,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对培养护理的创新性思维有重要作用[3]。思维导图已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如林虹、吕一婷、林梅等将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4]。卢飞杏、王爱明结合思维导图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等[5]。 (一)思维导图在课前的应用 内科学和护理学相关理论课程是内科护理学的基石,由于课程内容繁多,理论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理解,思维导图法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精练的语言与图像相结合的形式,使其更加直观易懂。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梳理教学大纲,分清章节间的主次关系,从而有条理、有重点、有目的地授课。将授课变得更加精彩、重难点突出,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鼓励护理学生在课前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并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提前熟悉课程内容并大致了解知识构架,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其自学能力,以弥补课时不充裕的问题。 李莉[6]等在《基础护理学》集体备课时应用思维导图法,并收集护理学生和教师对该方法的反馈信息,结果教师团队认为该方法不仅能兼顾个人教学风格,同时又能发挥教师集体优势,并且应用思维导图法的学生较应用传统备课法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有所提高。可见在课前使用思维导图法对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高职护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如何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法教学优势,需护理教师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如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要求学生将作业上传学习平台,建立组长监督管理办法等措施。思维导图法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具有高度的自制力和自信心,需要专心致志。 (二)思维导图在课中的应用 與传统“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不同,思维导图法很好地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护生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讨论中,并记录思考过程。护生可以在课堂上锻炼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和知识构架,为未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科护理操作课程的传统授课模式存在教学与临床脱节,缺乏突发状况应对方案等问题,而思维导图将繁琐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转换为图像及关键词等组成的图像,有利于提高护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学习效率和掌握熟练程度[7]。 (三)思维导图在课后的应用 课后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记录教师的教学内容,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达到提纲挈领、思路清晰的目的。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体现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通过展现思考过程加深记忆,其语言概括性强、要点明确,可减轻护生的记忆负担。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在第四学期即临床实习前开设,同时设有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以及急救护理等多门主干专业课程,护生记忆负担重,则思维导图法能够加快知识的积累速度,减轻护生学习负担。 (四)思维导图法应用过程中的不足 思维导图法在课堂上的应用离不开放射图的绘制,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手绘图限于纸张大小往往难以容纳如呼吸系统疾病这样一整章的知识点总结,且绘图能力直接影响到图表的美观程度和易讀性;软件绘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上述问题,但软件的学习成本高、绘制耗时长,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会对学生产生额外负担。因此,若大范围的推广思维导图教学法需将其进一步优化,使之适应目前的客观教学条件。 三、小结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融入具体课程教学中,内科护理学作为一门结合医学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临床操作技能等多体系的综合学科,同时社会对现代护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护理教育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以高效培养合格人才[8]。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使教学和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法能够使护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降低记忆负担,将理论基础、临床知识、操作技能等知识要点进行整合,虽然存在绘制难度高等问题,同时课下师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准备,但相信通过进一步优化,一定能够为内科护理教学指引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王秀华,谷灿,毛婷,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6):405-409. [3]王红艳,杨玲娜.思维导图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9):28-29. [4]林虹,吕一婷,林梅.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63-366. [5]]卢飞杏,王爱明.结合思维导图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6):15-18. [6]李莉,李银芳,刘航.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集体备课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2A):8-10. [7]马俊英,张淑静.思维导图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0):43-44. [8]陈红静,张云美.思维导图在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7B):2438-2440. ◎编辑 冯永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