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国贸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
范文

    苏琴

    [摘 要] 探讨在高职国贸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竞赛模式、评价标准、成员选拔等要素,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实现职业技能大赛与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020-02

    一、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其发展重点,而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则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国际贸易行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影响较大,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长期存在供给缺口,各高职院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多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技能大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载体,也为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平台。

    二、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基于动手实操性强、受益学生数多、综合评价面广等考虑,我院连续四年参加了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该比赛队员每人独立经营公司,在20天的时间内与9个国家完成20笔进出口交易,竞赛内容对应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和岗位工作内容。

    为了解POCIB大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特地对我院已毕业的2012、2013、2014级参赛学生展开问卷调研,问卷发放90份,回收87份,有效问卷85份。94.11%的学生认为POCOB大赛对其成长有很大帮助或比较有帮助;95.29%的学生认为POCIB大赛参赛经历对其初次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88.23%的学生认为其参加POCIB大赛培养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82.35%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外贸专业能力;89.41%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认为自己比未参赛学生表现得更好,突出表现为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强,岗位专业知识掌握更扎实。POCIB大赛连续比20天,每一天分数都在更新,分数的变动既使学生产生了为校争光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也深深唤醒其内心对成功的渴望,对自身极限的突破,这种追求卓越的心态养成无疑对一向自信心不足的专科生可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部分参赛学生进行连续的职场追踪,发现其岗位专业知识、跟单制单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普遍优于其他未参赛学生,得到了所在企业领导的普遍好评与提拔。

    三、融入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国贸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一)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改革国贸实务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调研基础上,将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比赛内容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新闻阅读与分析、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沟通与交际等人文素养类课程,增加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货运代理实务等专业技能课程实训课时,新增POCIB网络实训课程、跨境电商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使学生对职业岗位要求、职业考证内容、技能大赛标准更为清晰。

    (二)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加大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1.整合项目,改革专业课程授课内容

    结合职业技能大赛竞赛内容,把握专业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能力进行分解与分析,按照工作能力要求筛选、整合教学内容,并将职业技能的要求引入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开发,动态更新授课内容。

    2.翻转课堂,实施学生卓越计划

    按照职业技能大赛竞赛成员选拔要求,选拔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成立卓越班,为其专门订制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综合能力培养主要设置了管理、沟通、研讨、论坛等人文素质课程,专业能力培养主要依托POCIB大赛,赛训结合,以赛促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授课中充分应用翻转式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交流与沟通能力等得到了有效提升。

    3.开放灵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采纳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考核评价机制,在国贸综合实训、跨境电商实训等课程中创新考核方式,注重动态、过程考核,采取与外贸公司(店铺)运营直接挂钩的方式,运用企业盈利、业务(订单)数量、产品数量等业务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摒弃期末考核的单一模式,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创新意识。

    (三)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指导,加强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1.精挑细选,引入各类教学软件

    参考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采购外贸跟单、跨境电商实务等国贸专业教学软件,借助于软件的仿真模拟和人人交互,将复杂的进出口流程、繁杂的产品规则、琐碎的业务环节通过项目整合起来,使学生深刻体会沟通磋商、合作共赢、商务风险防范及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依托平台,加大数字化课程建设

    充分利用各类数字化学习平台,完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核心专业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在平台上开展资源共享、课程签到、课堂提问、课堂测验、头脑风暴等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授课中充分应用微课、微视频、微信、问卷星等网络手段辅助教学。

    3.线上线下,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专业岗位技能,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外贸产品创新工作室、国际商贸中心等实训基地,开展商品认知、商品归类、商品拍摄、网络营销、商务谈判、跨境电商操作等实践性活动。

    (四)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手段,加强校园竞赛氛围建设

    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的影响力,营造校园技能竞赛氛围,培养学生技能竞赛意识。制订校内系列技能竞赛方案,开展各类技能竞赛;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校外专业技能大赛。专业教师加强引导学生专业社团和兴趣小组,对其开展专业竞赛培训,形成专业技能竞赛人才储备体系。实施竞赛项目进课堂,落实“以赛促教”,保持教学水平向各级竞赛标准看齐。

    (五)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交流

    与企业联合举办各类技能竞赛,企业可通过竞赛传播企业核心文化,明确企业用人标准,扩大企业对外影响力;学校可通过竞赛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特点,熟悉企业核心业务与运营环境,发现企业专业技术难题,进而与企业开展合作研发项目,扩大专业社会服务影响力。

    四、融入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国贸人才培养效果

    (一)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连续三年获得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团队特等奖第一名,在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青岛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大赛中也获得优异成绩。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利用各种专业资源开展自我思考、自我规划、自主学习和自主分析,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更为扎实,走向工作岗位时能更好地适应高强度、高壓力的专业工作,获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思维,了解同行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新特点、新要求;从比赛报名、赛前培训到赛中指导、赛后总结,指导教师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对成员的情绪管理能力,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管理能力也在持续的摸索中不断成长。

    五、进一步的思考

    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竞赛模式、评价标准、成员选拔等要素,倒推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取得了大幅提升,但这些项目毕竟是在模拟商务环境中完成的,和真实环境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应继续探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力争把企业的真实运营项目引入课堂、引入竞赛,实现基于真实企业项目运营的职业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顾卉.基于职业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8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