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及疏导研究
范文

    徐月明 杨丽珍 张琳 季彩宏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趋严峻,而高职涉农专业的贫困生往往还会有这样一个矛盾心理:他们期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却不得不面对 贫困的自卑心理、“农业专业就业窄、工作苦”等现状,再加上他们对就业一知半解,这些都势必引起高职涉农专业毕业生茫然恐慌的就业心理。通过对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分析,提出疏导这些心理问题的建议及措施。

    [关 键 词] 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0-0194-02

    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涉农专业高职学生相比于其他高校学生,有他们自身的特点:一是他们的贫困情况更为特殊,多数来自于农村,家庭普遍比较困难,且特别贫困的学生比例很高;二是高职学生的学历是高校中最低的,他们对自身价值会有所质疑,从而成为高校中的心理弱势群体;三是家庭的贫困决定了他们在经济上成为高校学生的弱势群体,成为受资助的主体;四是高职贫困生要比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有更紧张、更严峻的就业压力,相对会成为普通大学生中的就业弱势群体。这些压力都会使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各种紧张、压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不仅会影响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其正常就业,从而影响高职贫困生的职业发展,因此舒缓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就业压力,及时疏导其心理健康问题,应成为高职院校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实课题。

    一、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及成因

    据对扬州市职业大学102名涉农专业应届贫困生所作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将来就业压力巨大的学生竟占调查对象总数的94.12%,综合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价值认知的心理压力

    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往往会出现偏差,就读学校不如别人、家庭经济困难、涉农专业前途小等负面情绪进行自我强化,而对自我价值及自身能力评价往往过低。从进校那一天,他们就认准只有通过自身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在毕业后靠学习的技能、知识找到体面的工作,从而使自己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因而当这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及就业面试时,往往带着重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会表现得不知所措,更不能将自我价值发挥到最高水平。

    (二)家庭贫困引起的心理自卑压力

    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本身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正确认知,使他们害怕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任何失败,更不敢积极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积极勇敢面临就业过程的竞争,有些还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临就业或面试等场合,从而失去求职的勇气,难以抓住求职的机遇。带着这样的心理,还可能会有极少部分贫困学生不能理性地对待就业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公平现象,容易产生嫉妒和怨恨心理,造成心理极度不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后果。

    (三)专业认知导致的心理压力

    高职院校涉农类毕业生面临就业工作范围主要是专业技术员之类的工作,这类工作范围比较窄、比较辛苦。然而,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基本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从小没有经过劳作锻炼,不能体会农业类工作的意义,部分学生就不再选择从事农业类工作,从而导致所学知识难以得到应用。也就导致就业时不愿从事对口工作,更加缩减了就业范围,从而引发他们就业心理恐慌,心理压力非常大。

    二、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心理问题疏导的四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农业专业观念

    高职涉农专业校方应加强国家农业新政策的宣传,改变农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转变学生对农业专业的心理认知态度。鼓励他们利用国家不断出台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新政策,努力提升自我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对农业行业的信心及“三农”服务意识,使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从而从根本上克服他们对涉农专业的就业心理压力。

    (二)正视贫困,自信乐观面对就业

    在校期间,学校可以分时间段组织涉农贫困生进行“自剖”“互剖”,要求其正视贫困,积极、自信、乐观地看待自己、看待贫困,使他们能真正敞开心灵,同时要求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文娱、专业技能等各项活动,通过参加各项活动来锻炼他们的职业素质、心理素质,使得他们的各种不良心理得到有效调节,从而成为有责任感、可被信赖、做事有原则、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团队意识的全面型高素质待就业人才。

    (三)针对应届毕业生定期介绍相关就业知识,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压力

    以扬职大园林园艺学院为例,每年会在毕业季前一学期定期召开关于就业知识的一些讲座、交流会等,并且重点针对本院贫困生开展就业前综合辅导,以讨论会的形式,让他们谈谈关于“涉农专业的毕业生,你准备好就业了吗”“面对就业,我该如何做”等话题,并通过微信微博群这些网络平台,一方面进行用人单位相关信息的及时更新,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关于涉农专业的就业问题在平台上畅谈自己心中所想。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就业政策、全面认识当前的就业现状,消除学生的就业疑惑,减轻他们“茫然”的心理就业压力。

    (四)引导学生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

    以扬州职业大学举办的历届招聘会为例,我们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单位。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涉农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尤其是农业类单位的客观情况,对于待就业的薪水、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有客观的认识,及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确定正确的职场观念,放弃以往“一次到位”的绝对安稳的观念。

    高职贫困生就业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专業的毕业生更是高职贫困生中的特殊群体,将会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了解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发现其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高职涉农专业贫困生在就业方面能够从容地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减轻由家庭、专业及自身等方面带来的心理负担,提高自身的综合就业素养,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陈登科.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20):90-91.

    [2]詹忠根.高职贫困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J].职业时空,2014(11):106-110.

    [3]黄梅.高职贫困生就业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策略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54-57.

    [4]刘新华,巢传宣.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J].职教论坛,2014(17):30-34.

    [5]许智颖.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新校园,2015(1):196-197.

    [6]董召娣.高职院校农业类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建议[J].价值工程,2011(32):164.

    [7]姚英.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分析及调适[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12(10):51-53.

    [8]杜琼.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个体因素分析与调适[J].新课程研究,2012,5(258):159-161.

    [9]吴满华.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疏导[J].职业规划,2015(3):54-55.

    [10]王维新,柒文英.就业压力下高职贫困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及矫正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147-148.

    [11]徐游.浙江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建议:以台州某高职院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4):5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