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建筑材料类课程改革的研究
范文

    田曼丽 周琰 桂许兰 王秋云

    

    

    [摘? ? ? ? ? ?要]? 建筑材料类是材料员、检测员、试验员岗位联系最紧密的课程,指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主要的改革手段,包括校企合作、小班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性、开放性实验教学,依托“建筑材料协会”开展第二课堂,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和“能力+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强调课程改革离不开团结的教学团队。

    [关? ? 键? ?词]? 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小班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16-02

    建筑材料类课程包括建筑材料与检测,道路建筑材料等课程是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是与材料员、检测员、试验员岗位联系最紧密的课程,而且这些岗位也是毕业生初次就业考虑最多的岗位。

    一、目前建筑材料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经验

    大部分的青年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的直接转换,没有实际的工程实践经验,而且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师在知识上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连接,在教学上缺少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进而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将理论正确运用于实践。

    (二)教学观念

    教师侧重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的课时数只占教学课时的20%,而在课程考核中实验环节所占比例很少,甚至没有,或者片面地以实验报告结果评定实验成绩,忽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将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附属物,其教学内容以常规性、验证性试验为主。学生按照既定的程序验证已知的结果,实验内容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动手操作和参与程度较低。这些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手段大大削弱了课程的实践性。

    (三)教学方法单一

    以教师为主体实施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处于按部就班的被动学习状态,限制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实验指导书太过详细,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模仿的学习状态,对枯燥单调的实验不感兴趣,出现逃避做实验、不认真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

    (四)實践环节只局限于实验课

    一般情况下建筑材料类课程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仅限于实验室操作,且实验课分散于学期内,分成若干实验小组进行。这样一方面不能有效利用时间,有些实验项目在课堂时间内完成不了,有些实验项目用时比较短,富余时间又太长,这样造成学生在上实验课时时间节奏不均衡的现象,而且当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不符合误差要求,须重做实验时,却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分组实验,每个小组的成员人数较多,且动手操作的常常是一部分成绩较好、主动性较强的学生,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动手机会则较少,难以全面保证学生的实验质量。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法

    梳理与探讨目前高职院校建筑材料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以上主要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建筑材料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课程改革深入的重点。只有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下,课程改革才会有其施展的空间,我们改革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能力,市场的主体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的天下,因此,课改必须依托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建筑材料类课程的改革应该首先是教师自身进行理论学习,更新工程知识与理念,到企业进行跟岗学习,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这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开展的“双百工程建设”,即“百名专家进课堂,百名教师进企业”工程建设,将企业新技能、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工程知识,以此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学习为龙头、技能为核心、技术为主体”的办学特色。教师在企业跟岗学习相关的业务流程与实际操作,能较快较好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深入了解企业内各个工作岗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教师回归课堂,无形中将企业中学习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拓宽学生的专业眼光,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岗位适应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提高。如图1为校企合作参与课程改革的模式。

    (二)小班教学

    建筑材料类课程进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一是打破实验室和教室的界限,打破课堂理论教学与单元验证式的实验教学界限,以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划分教学内容,把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相应的实验技能训练穿插进行。二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从而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实现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实验检测方法,该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模仿的学习状态,对枯燥单调的实验不感兴趣,出现逃避做实验、不认真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从而有必要将实验过程设计成自主的再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探索愿望和学习热情。

    如给定几种不同的原材料,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性能的混凝土实验,教师只规定实验任务和要求,提供原材料和实验设备,由学生自行拟定实验方案,独立实验、分析数据、编写实验报告。同时,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也作了改进,把几个有关的实验与习题内容结合起来,成为一套完整的、有连贯性、综合性的实验。例如把砂、石材料实验与混凝土实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实验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

    为了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必要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实习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指导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既可验证书本上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自己的一些设想,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放的实验室教学方式不仅有益于学生掌握材料知识,同样有益于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大多数专用的实验设备在某一次实验结束后便不再使用,开放实验室无疑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这对实验室的管理、仪器的维护、实验安全检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依托“建筑材料协会”,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验楼中腾出一间教室作为建筑材料协会的第二课堂活动场所,“建筑材料协会”与材料教研室挂钩,在活动期间,由专业教师进行辅导。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在竞争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协会成员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的建筑材料,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搞一些小制作,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并经常性地派出教师进行相关指导。

    (六)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在建筑工程造价组成中材料费用通常占60%~70%。因此在学习建筑材料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的现有知识,而且要求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市场信息。学生可通过走访建筑工地,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调查建筑材料市场及网上查找资料等方法,了解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情况、近些年材料的价格波动、本地区建筑材料分布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等。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建材市场调查报告,并纳入课程考核中。这样不仅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同时对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比课堂教育有更为直接的认识。

    (七)“能力+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材料类课程是培养“材料员”“试验员”和“检测员”职业能力、知识和素养的主干课程。实验训练中通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模拟工作过程,营造职场氛围,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和适应能力;同时致力于指导学生考取本行业所必需的”“材料员”“检测员”“试验员”等从业资格证书和国家认可的职业能力水平证书,从而提升学生胜任工作的能力,使职业生涯发展更加顺利。

    (八)考核方式的“量变”与“质变”

    建筑材料类课程既是门认知学科,又是门工艺学。理论知识是实践活动的指南,學生应熟练掌握;工艺流程的准确控制是生产合格产品的保证,也是学生上岗前应具备的能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主要在于实验成绩部分,主要从增加考核模块的“量变”到总体“质变”的过程,如图2所示。

    三、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理论知识,教导学生掌握检测技能,还需要强调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如沟通、表达、人际关系、团队合作能力,包括一些可开发的潜质和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提醒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过程中注意,在技能大赛中提高相应评分标准等,通过逐渐地熏陶渗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