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
范文 | 孙霞 吴志亚 [摘 ? ? ? ? ? 要] ?职业启蒙教育是以3~16岁的青少年为实施对象,从培养职业思维能力出发,从对职业特征的描述、对职业类型的判断、对职业技能的习得、职业规范的养成、职业道路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智力改造。以船舶与海洋知识课程为例,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研究,以期对其他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 ? ?键 ? 词] ?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船舶与海洋知识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226-02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明确,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对“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的强调,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迫切需要职业启蒙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职业启蒙教育如同其他教育一样,同样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撑。本文以船舶与海洋知识课程为例,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研究,以期对其他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启发。 一、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 职业启蒙教育是以青少年为实施对象,以他们的成长环境为载体,以培养他们职业思维能力为目标,以识别职业特征、判断职业类型、习得职业技能、树立职业道德、规划职业道路为基本内容的智力改造,旨在帮助青少年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职业理想、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初步的职业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 (一)开启科学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作为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先天潜质等主观因素,并结合客观条件,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的一个预期目标,即渴望达到的职业彼岸。职业理想教育在于激发青少年对职业的好奇心,开启其所具有的智能优势,培养其对某些职业领域的兴趣,进而树立对未来职业的奋斗目标。 (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尊重劳动”的习惯、“动手操作”的劳动技能、“改进创新”的劳动意识、“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的意识行动等这些“劳动素养”统称为良好的“劳动习惯”。青少年时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对个体职业成长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之关键作用不言而喻。职业启蒙教育通过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各项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摆脱对职业的“恐惧”和“距离感”,通过自身对劳动的直接感知,获得对劳动的“虔诚”和“敬畏”以及对“劳动产品”的尊重。“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当代可以理解为“工匠精神”,其对“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进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 (三)训育初步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最贴近真实职业的“核心素养”,通过专业性的“实操训练”可以拉近青少年与“具体职业”之间的关系,使其对“理想”职业的“畅想”变得更加现实,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某些职业的热情和兴趣,为未来专业或职业的选举培育萌芽的种子;同时也可以通过与职业客体的接触使学生进一步检验“理想中的职业”与“现实中的操作”“个体的人格特质”是否一致或匹配,以便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职业理想”。“初步职业技能”的培育是为介绍“某些职业”领域或集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相关职业”的“劳动过程、劳动工具、劳动器材和材料”,通过较为直观的体验,让学生对特定职业有最为直接的认知。通过初步技能的训育,帮助学生确定“可能将从哪一种经历中获益”,为其未来专业或职业的选择奠定基础或提供可能性。 三、职业启蒙教育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课程是一切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职业启蒙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根,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有力支撑,著名生涯理论学者舒伯认为,“生涯发展课程是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最适宜方式”。 设置专门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有助于系统地介绍课程理论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理念、掌握专门知识、培养专门能力。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又要求其在专门设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理论的讲解、多元素材的渗入、实践活动的拓展等不同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形成科学的职业观。 四、船舶与海洋知识职业启蒙教育的意义 海洋科技主导着新一轮世界海洋竞争的话语权和游戏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决定着一个国家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度和广度。“海洋强国战略”把海洋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掀开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海洋战略实施的载体是船舶,因此从青少年开始进行船舶海洋知识职业启蒙教育,既培育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技术人才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五、关于船舶与海洋知识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才能确保职业启蒙教育有实质性的发展。我认为在探索船舶知识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掘教师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的潜能 培养能够进行船舶与海洋知识职业启蒙教育的教师队伍,提升学科教师进行相关职业启蒙教育的执行力。教师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缺乏专业的职业启蒙教育教师就无法确保高质量地开展职业启蒙教学活动。指导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挖掘各种资源渗透职业启蒙教育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二)征订或编写与船舶和海洋知识有关的职业启蒙教育教材和读本 如《船舶概论》教材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船舶,了解船舶的类型、船舶的形状、船舶的结构、船舶的性能、船舶设备等;《船舶结构与识图》教材可以让学生深入探索船舶类型、船体结构的一般知识、船底、舷侧等各部位结构与识图方法及主要船体图样的内容和方法等;上海海事大学的校本教材《走向深蓝》介绍了关于海洋知识、海洋科技的奥秘,旨在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让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普及海洋知识,激发开发海洋、维护海权的热情。席龙飞教授主编的《中国造船史》《船文化》系统讲述了从上古到现代将近八千年的中国船舶发展历史,介绍了筏、独木舟、殷商的木板船、郑和宝船等船型特征,还介绍了中国船舶工业的曲折发展和新世纪跃居成为世界造船大国的历程。 (三)創新设计各种船舶与海洋知识活动体验课程 活动体验课能让学生行动起来,亲身体验职业乐趣。活动课可以包括船舶海洋知识探寻、文化追溯、亲身体验、生涯规划等阶段,每一部分都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目标要求,完成一种进阶式的成长。 1.重视校内相关课程资源开发 基于学生对船舶海洋知识的兴趣,成立“船模俱乐部”等相关社团,定期开展船模制作等相关活动;在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订阅与船舶海洋相关的期刊、杂志等,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青少年艺术欣赏类课程中播放相关录像、电影等视频材料,开阔学生的眼界。 2.拓展校外相关课程资源 (1)组织学生参观中国船舶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带领青少年儿童领略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韵。 (2)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从事船舶海洋类职业的家长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讲述自身职业的优势资源和前沿信息。 (3)开展船舶海洋知识专家大讲堂。如702所“蛟龙号”科研成员组成的公益团队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得“蛟龙走进课堂”活动和依托702所众多科研设施组织的“开放日”活动,传播了船舶科技和海洋知识,让学生在参观体验中增进对船舶、海洋的了解,感受到船舶科研和海洋魅力所在。 (4)与相关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共建。如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无锡市江南中学开展共建船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专业资源优势和办学优势,积极为学生量身定制船舶启蒙教育课程,专任教师编制授课计划、教案、课件及微视频等,将船模制作体验课带进中学课堂,培植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海洋情怀。 (5)组织参加海洋知识竞赛、船舶海洋夏令营等活动。以中国“航海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参加纪念郑和下西洋航海知识竞赛,或船舶海洋类夏令营活动,向青少年普及宣传海洋知识,增强学生探索海洋的意愿。 (四)设立相应的船舶与海洋知识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他们深入学习提供反馈 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体验式教学。就一个船模制作体验课说,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划分制作过程阶段,如船模图纸的识读、根据图纸在纸板上划线、激光切割船模用零件、根据图纸拼装、上层建筑3D打印、批腻子、打磨处理、喷漆等,每一个阶段设置一定的积分,学生进阶到不同的制作阶段就能获得不同的积分,教师就可以根据积分多少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对在某个阶段未进阶成功的学生加强指导,直至“闯关”成功;待到所有船模团队按照教师的分组将任务完成以后,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自评、互评,根据教师提供的船模样本,找出自己制作出的船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便于在后期其他船模的制作过程中加以改进。 通过以上课程资源,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以“认识船”为载体,通过对船的构造、航行原理的学习,在学生中普及科普知识,提升科学素养;以“研究船”为抓手,运用各种信息手段,搜集各类信息,通过考察研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了解船舶中蕴涵的人文知识,开阔视野;以“制作船”为手段,分步实施,由易而难,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设计船”为蓝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科学求索精神,逐步将青少年船舶海洋知识的职业启蒙教育引向深处。 参考文献: [1]张睿.论职业启蒙教育的意义及实践[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6,7(4):28-30,56. [2]赵蒙成,王鲁艺.职业启蒙教育研究的历史追溯与策略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8(13):26-32. [3]李俊,何多明.德国的职业启蒙教育新解:对历史沿革及课程定位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6):76-82. [4]陈鹏,李蕾.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探源与维度界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7):5-12. [5]李蕾,陈鹏.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职教论坛,2017(21):90-96. [6]刘晓,黄卓君.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内涵、内容与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32-37. [7]陈鹏.职业启蒙教育:开启职业生涯的祛昧之旅[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9):21-27 编辑 武生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