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管理与宣传 |
范文 | 杨郁 [摘 ? ? ? ? ? 要] ?21世纪是互联网技术的新时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资源整合、平台宣传。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正在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退出市场。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管理的便捷性与宣传的广泛性。活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整理与探讨,主要分析目前图书馆资源信息共享与网络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提高图书馆影响力,也是此次讨论的另一方向。 [关 ? ?键 ? 词] ?信息技术;图书馆管理;微信平台;宣传 [中图分类号] ?G258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226-02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图书馆资源管理共享与宣传,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精准的信息,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扩大了受众面,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云技术,读者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轻松获取优质化的资源,享受快捷服务,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 一、信息技术与图书管理 图书馆工作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馆藏图书的保管和维护,另外为读者提供查询及借阅服务等工作。但是随着馆藏图书资源数量的增多和类型多样化,传统的人工模式耗费时间长且效率过低,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图书馆管理。相比于人工模式管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的优势显而易见,它可以进行高效的资源整合与利用,在图书资源管理作用中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高校图书馆中流行开来。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主要阅读群体是学生,学生的针对性更强,更加需要高效的信息检索与准确的信息定位,专业的书籍信息资料以及个性化服务和舒适的阅读体验等。 (一)图书资料共享与电子信息化 按照专业程度来划分,图书馆资料一般分为两种,专业性书籍和通俗性读物。俗语说“术业有专攻”,高校学生就其实际来说,还是需要专业的书籍和与其专业相关的书籍,学术性的文献资料等。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图书馆管理还是比较封闭的,部分馆藏图书不支持借阅服务,读者只能采取现场阅读的方式,这对学生查阅资料造成了诸多不便。另外馆藏资料数量有限,而且空间的大小限制了图书馆书籍资源的存放量,存在书籍资料不全的问题。虽然读者可以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借阅资料,但是通常情况下文献传递的次数有限,并且传递内容有限制。 所以需要打破图书馆管理相对封闭模式,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资源信息管理整合,丰富馆藏图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纸质书籍资料容易出现纸张磨损的问题,“图书资料信息化,可将资料保存至网络数据库,既不会因人为、时间等因素丢失,也不会在传播中损坏,从而实现图书资料共享。”[1]通过文字扫描、识别等方式,将珍贵资料转化为存储性高的电子资源,建立并完善网络数据库,不断丰富图书资料,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轻松查阅书籍。这种网上书库可以是共享的,各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打破文献传递限制,逐步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增强文献资源的共享性、兼容性、易检索性和可传递性。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检索系统,特别是分类检索功能,明确模糊词等关键词选项。 (二)图书资料个性化服务 虽然互联网提高了图书资源利用率,但是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很少有书籍推荐的环节,这一智能化服务,如果没有具体目标的读者用户便难以选择合适的书籍。图书馆并没有基于数据分析,主动服务读者,而是处在被动状态。在书籍检索过程中,读者仅仅简单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书目,并没有选择相应书籍补充作为辅助性或拓展性阅读。虽然信息技术提供分类检索功能,但是缺乏图书评价功能。尤其是文学类作品,如果没有评分依据,读者难以了解图书的受欢迎度以及喜爱程度。作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读者需求上也存在难度。 图书馆需要转变自身角色,主动服务读者,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协同推荐功能”[2],尤其是针对高校学生读者,深度剖析历史浏览借阅信息数据。建立读者数据库,根据年龄、性别、专业,挖掘读者和图书信息,投其所好,智能推荐书目,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根据大数据反馈的信息,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也可以详细了解读者需求,进而明确图书采购重点,提高读者用户管理功能。 圖书馆不仅仅提供传统意义上借还书服务,还应提供类型丰富的以及个性化的信息查阅服务,仔细甄别没有价值的数据,运用技术对资料进行有效筛选,从而为读者提供精准的专业信息。 总之,图书馆应关注信息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并且不断交流学习,借鉴管理经验,积极提升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创新管理方式,为读者提供人性化与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让用户爱上阅读。 二、关于图书馆中微信平台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据国内有关数据可以发现,QQ是当代人最常使用也是使用量最多的社交工具,而微信是仅次于QQ的使用量位居第二的社交软件,毫无疑问,抓住了微信宣传,图书馆的宣传力度自然而然就上来了。近几年,各大高校的微信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学校基于学生对信息媒体的需求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考虑也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平台。学生对微信平台的建设是持着赞成的态度,而且大家一致认为微信平台的使用对图书馆建设是百利无一害。但是由于微信平台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笔者也在调研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部分的解决措施。 (一)图书馆使用微信平台的可行性与意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